许子枋:民生观的房地产政策将长期平抑房价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民生问题独立成章,并指出要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就表明了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更加重视民生,并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
    什么是民生观?民生观就是指不断满足人民的生命、生存、生产、生活、生态等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升人民的生命、生存、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质量,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民共同幸福和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和观点。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中央陆续出台的经济政策,我们就会发现这次出台的组合经济政策立意更高,组合更专业。具体关联房地产业的宏观政策,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政策的背后是真正体现了“民生观”并已将大规模落实到具体的经济实践中。从大的层面看,体现民生观的房地产政策将对未来几年的房地产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从小的层面看,体现民生观的房地产政策是对“房子只建给有钱人住”的开发商一记响亮的耳光。
    中央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但这些政策在房地产界常常被狂热和故意夸张成一种误解。
    我们来看一下中央最近救市的三大举措:
    一、减息:央行宣布,10月27日起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可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各档次分别下调0.27个百分点
    二、免税:国税总局:自11月起,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三、降首付:财政部网站22日晚发布消息称,金融机构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提供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而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暂时没有变动。
    其调控核心还是鼓励无房居民买第一套房,意图在关照民生的基础上,适当刺激房地产市场走向稳定,但绝非放松对房价急速反弹的警惕。
    防止房价出现大落在今年年初已经纳入中央相关部门的决策考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今年年初曾表示,既要防止房价过高过快上涨,也要防止过快过猛下降。

    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央最近的重大举措: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11月12日表示,今后三年内要新增加200万套廉租房、400万套经济适用房,并完成100多万户林业、农垦和矿区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总投资将达到9000亿元,其中,对廉租房投资2150亿、棚户区改造投资1015亿元、经济适用房投资6000亿元,平均每年3000亿元。
    数据显示,平均每年3000亿元的规模相当于2007年全国房地产实际完成投资额2.5万亿的1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6%;相当于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的6%,基本建设支出的60%。在财政支出中似乎还未出现某一项细分支出占到如此高比例。

    以前地方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多对住房保障没有兴趣,现在住房保障成为刺激和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对待住房保障的态度将有所转变。因为争取到中央财政后,再加上地方投入和银行贷款,可以对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和GDP起到拉动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预计保障性住房的整体建设总量将会增长较快,考虑到这3000亿投资的拉动溢出效应,保障房与商品房的比重将占到约为2:8,虽然保障房限定了购买人群,但它稀释了商品房的潜在需求,将摊薄和平抑总体房价。

    潘石屹说,目前楼市,从成交量上来看,已经到了“L”形的折点,不可能再跌了。从上述分析来看,潘石屹要么是伪善地以一种若隐若现的姿态在维护开发商的利益,要么他的观察只停留在肤浅层面,而对中央政策的走向无深入思考,地产观察者许子枋认为,当前与来的房价将呈现明显的“乏”字走势,经历舆论降势-部分急降-抗衡-普降-平抑,重新进入新的周期。

    1998年住房货币化拉动内需,成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杀手锏,带来了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2008年,政府加大住房保障房投入启动“公屋时代”,这一次,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同样是为了拉动内需,但对房地产业来说,将带来一个洗汰才成长、发展还稳定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