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正声提的“特殊精神”该如何领会?


        11月14日下午,上海市委举行常委会,听取本市贯彻落实国务院会议精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措施的汇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主持会议并讲话指出,面对世界经济金融危机,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坚决、迅速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在特殊时期发扬特殊精神,作出特殊努力,采取特殊政策,措施要实,落实要快,一心一意,团结一致,克服困难,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解放日报》) 

        面对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的影响,中央政府积极应对,迅速行动,果断决策,先后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部署了落实中央政策措施的“七项工作”,研究决定了四项“实施措施”,为在特殊时期,面对特殊困难,作出了特殊努力,制定了特殊政策。并且强调和明确了抓落实、抓实施的“快重准实”“四字”总要求,即“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这是中国政府对当前日趋恶劣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有了高度认识之后的坚决行动,透出强烈的“保民生”、“保增长”的强烈信号,彰显了中国智慧,展示了中国精神,鼓舞了中国和世界人民。 

        中国共产党,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在特殊的困难事情,不回避、不退让,迎难而上,并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突显了无比的先进性和英雄本色。当前,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措施已经出台,接下来的关键在组织实施,在贯彻落实,在“快重准实”。连日来,全国各级党委政府都在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传达、贯彻落实国务院会议精神,积极编报项目,争取资金投入,可谓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渡难关,呈现出催人奋进的喜人景象。当然,其中可能也不排除一些投机倒把、别有用心,想钻政策空子、想饱个人私囊的不法分子、投机分子、扰乱分子。还有一些人可能存在坐在树下等枣吃的等要靠的错误思想,认为,反正有国家保着、中央兜着,便不思进取、不求上进。 

        因此,俞正声书记所提出的,在特殊时期,面对特殊困难,要发扬特殊精神,作出特殊努力,采取特殊政策的思想很及时、很有新意,也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发扬特殊精神,要以群众的特殊需求为前提。发展要科学,投资要有序。尽管中央决定2010年前要拿出4万亿元的资金增加投入,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特殊政策。有了这些特殊资金和政策,作为地方党委政府,当然要积极争取和利用,但是,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特殊资金和政策用在特殊的、特别需要的地方,用在解决老百姓最急、最盼、最怨的实事、好事、难事上,始终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检验工作成效和成败的重要标志。因此,在项目实施之前,资金投入之前,一定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找到最需要投入资金的地方、最需要组织实施的项目,使资金花在刀刃上,项目实施在群众心坎上。坚持做到群众需要的资金就快速坚决地投入,群众期盼的项目就快速坚决扎实有序地启动,一切以群众的特殊需求为前提,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标志,切忌搞一些假大空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长了“脸面”而“荒”了民生。 

        发扬特殊精神,要以干部的特殊努力为保证。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面对特殊困难,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如何、工作作风怎样,将直接影响着党风、政风、民风。其实,越是特殊时期、困难面前,越能检验出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领导核心,身上寄托着人民的重托和期望,必须不计得失,不辞辛劳,付出加倍努力,快事快办,特事特办,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进一步研究、落实涉及地方未来发展的重大举措,抓住机遇,及时推进。要改进工作作风、领导作风,不等不要不靠,积极主动,开拓创新,改造工作流程,完善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对基层、对企业、对老百姓的服务,以昂扬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干好工作、抓好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发扬特殊精神,要以实事求是的作风为引领。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长期坚持、永久继承。中央提出的实施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快重准实”的总要求,本身就是对实事求是作风的继承和发展。面对危机,必须迅速出手,争分夺秒,不可贻误时机,才可能化“危”为“机”,转“危”为“机”;应对危机,必须实施坚决有力的措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增速过快下滑趋势,才可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化解危机,只有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才能使民生得到保障;战胜危机,只有狠抓落实,把中央确定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尽快落实到位,才能真正使中央的决策部署不致落空。坚持实事求是,就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大智慧、大进步。当前,贯彻落实国务院会议精神,一方面要防止和克服一哄而上、乱争乱抢、急躁冒进的倾向,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和克服不急不忙、优哉游哉、守摊求稳的倾向。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依法律法规行事,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矛盾具体解决,具体问题具体落实,坚持从实际出发,一切从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 

        困难面前,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讲,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中国有近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39万亿元的居民存款储蓄,如今政府通过4万亿元投资会让老百姓看到:一个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中国经济基本面没变,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战胜面临的困难。“十项措施”惠及百姓,自然会提振百姓的信心。而特殊时期的特殊精神,更会起到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特殊作用。



相关新闻: 

        俞正声:在特殊时期 面对特殊困难 要发扬特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