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临比汶川地震更大的灾难!


[今日感悟〕政治上的冷漠固然可悲,科学上的无知自然可怜!

 

人类面临比汶川地震更大的灾难!

 

     我在《汶川大地震启示录 》演讲开场白警醒:

     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加强灾害医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完善应急管理的必要性。灾难之后反思每次灾害发生后,我们可以说“成功地抵御了自然灾害”。但是我们在一次一次的灾难中应当汲取或总结出一些什么?

 

    这仅仅是从汶川自然灾害中给我们的一些启示。但是,人为的灾害又如何呢?毒奶粉的灾害我们又得到多少的启示呢?


   灾难并没有结束!“如果我们能认真总结,并以比作为学术思考的出发点,反思在救援中的不足与问题
,为今后大的灾害提供有价值的经验,那么我们的血、我们的汗、我们的泪就没有白流。” (《汶川大地震启示录 》)

    一个被医学科学家关注而不被政治家关注的灾难正向我们缓缓地走来,其步伐逐渐在加快——细菌耐药灾难已经到来!

   当厂家乐于生产抗生素时,医生们“乐于”使用抗生素时,民众“不得不”沉浸在抗生素的幸福“摇篮”时,我们不妨翻开《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看一组数字:我国每年因抗生素不良反应造成的死亡人数为8~10万人,每年因细菌耐药导致的死亡人数大约在50万人。

    “5.12汶川大地震”无情地夺走了8万多无辜的生命,而大家有没有关注这些数字与细菌耐药灾害相比又显得如其的小?!细菌耐药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等于每年发生8次8级的“糖衣炮弹”无声地震!


    有人读完《废墟上的蓝马甲》时感叹:读完您的书,人生有这样的一种经历无疑是幸运的,是一种价值
无限的财富!但是作为医生看完这本书很有内疚,很有一种负罪感似的。这是他从眼睁睁地看生存者在瓦砾里呼救而无能为力的一种感叹!同样,我们在抗生素产业这一市场经济的糖衣炮弹面前,我们却从上到下都无力还击,任由抗生素滥用造成的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每年夺走我们几十万同胞的鲜活生命!

 

    如果我们认为人类生产抗生素是人类抗击微生物袭击的一场战争的话,我们正在这场战争中节节败退,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我们是否要再一次思考:用国民健康和国家安全换取抗生素的巨大经济利益值得吗?!又如何打胜这场战争呢?

    政治上的冷漠固然可悲,科学上的无知自然可怜!当我们沉浸在一篇“莺歌燕舞”“已经习惯于用抗生素来解决大多数感染问题,而不顾其引起的细菌耐药后果的时候,没有人去思考未来某一天,当细菌耐药到达一个极限时意味着什么。专家预测鉴于目前绝大多数抗生素对目标细菌的敏感性已经严重下降,预计10~20年内所有当前在用的抗生素将失去效力!我想这不应当是专家们的危言耸听。就算是30年又如何呢?

    汶川大地震医护人员在瓦砾力的救援是有形的,虽然艰苦也是暂时的,但是,广大医护人员和医学科学家一直在与细菌对抗是无形的、艰巨的。其结果都是惨烈的!“人为”的灾害比自然灾害的破坏力要来得大很多!

    浙江大学医学院俞云松教授一句发人深省的自问:“多重耐药不动杆菌流行,我们现在能做什么?”作为一名医院感染控制领域的专家,他惊讶于这种近年出现的耐药菌强大的环境生存能力和强于其他细菌100倍的耐药基因获得能力:如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水、土壤、医院环境和人体皮肤表面,而且在20°C~30°C环境下能够良好地生存,它的抵抗力极其顽强,在干燥的物体表面可存活25天。更令在场的人感到惊讶的是,他所在的医院2003年8月至2004年12月收集到的95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的结果显示,该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服拉西林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其余1种都在95%以上。俞云松又抛出一个国内外尚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答案的问题:“一旦感染,能否找到有效的药物治疗?”

    实际上,我国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何止俞云松的研究。细菌呈现多重耐药,甚至全耐药现象极其普遍。尤其是特殊耐药菌在我国已十分普遍,耐药情况居全球首列。如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高达60%以上,大肠埃希菌ESBLs(十)30%以上,PDRAB在20%以上,细菌总体耐药率在45%以上。按照这一发展趋势,不出20年,现在的抗生素都将失去效力。面对耐药菌感染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美国也迫于公众舆论的压力,把宝押在新出台的《抗生素临床试验指导原则》上,希望能改善新的抗感染药物的研发途径。但据了解,在过去的10年中,FDA批准了10种新的抗感染药物,其中只有两种具有创新的作用机制。

 

    目前,正在研发的抗感染药物有14种,但是与25年前每年有十几种抗感染药物处于研发阶段的鼎盛时期相比,己经下降了许多。

    抗生素这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给人类制造了极为棘手的担忧——细菌耐药的不断升级直至人类束手就擒就是抗生素滥用造成的除不良反应以外的最危险后果。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2006-2007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对左氧沙星耐药率高达70%以上的大肠埃希菌使我国几平完全陷入一片红色海洋之中。

    一个医疗界人所共知的事实是,造成细菌耐药顽敌难克这一悲剧性结果的直接原因在于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战线的群体失守!

    据肖永红提供的最新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年均消耗抗生素20万吨,人年均消耗抗生素138克,是美国消费量的10倍以上;平均每100名住院患者用掉85份抗生素,是欧洲国家使用量两倍以上。目前,抗生素仍处医院所有药品销售第一位,药品收入占医院全部收入的53.34%,抗生素占住院药品收入的35%。

    我们可以不重视因抗生素不良反应造成的每年8~10万人的死亡数字,然而,当细菌耐药和抗生素不良反应共同造成的每年死亡人数竟然相当于8次汶川地震的时候,医疗界、决策层还能无动于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