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别人是为了别人更有尊严!


 

  一个小学老师今天给我讲述了一个令人烦恼的故事。

  在小学五年级的班级里,有两个小女孩,一个家境富裕,我们称她小富,另一个稍微贫寒,我们称她为小寒。她们俩在幼儿园就在一起,现在是最好的朋友。

  可是最近小寒出现了一个毛病,总是说小富的坏话。起因是小寒过生日,小富的妈妈给小寒买了一个大大的蛋糕,并把蛋糕送到了学校。小富妈妈的想法很简单,孩子俩人是好朋友,况且,小寒的家境并不好,她愿意帮助小寒一下。按道理来讲,小寒应该非常感激,连声道谢才是。可是小寒并不领情,把小富的妈妈凉在一旁,扬场而去。不仅如此,俩个孩子因此结了仇。

  老师和小富的家长对此非常不解,认为小寒不知好歹,不懂事,甚至有人说,小寒是小肚鸡肠,对富人妒嫉,为人浮躁等。

  当老师把这个问题说完后,我的看法与他们并不相同。

  我认为:任何人都有尊严,任何人都需要帮助,任何人的不足都需要保护。小寒的问题就出在了这里。

  小寒是个女孩,女孩往往早熟,懂事早,在这个对贫富很关注的年代里,她对此也早有了自己的看法。她知道自己是贫穷的,而且并不认为贫穷是可以张扬的事,她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她有些自卑。

  小富的妈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小寒需要帮助,但小寒也许并不需要帮助,或者说并不需要这种张扬的帮助,这无异于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了她是一个弱者,而她最不愿意的正是这个,她已经有了自尊。

  小寒认为自己受到了伤害,她所有的行为就不难理解了。

 

  这是一个小事,对孩子的辅导并不难,难的是我们整个社会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们看到多少人在公共场合大张其鼓在在帮助人,我们意思是不错的,认为这是我们社会的进步,并以此来激发更多人的爱心,但并不知道被帮助者同时受到伤害。

  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多少年来人愿意让别人知道我们是可怜的人呢?当有些人哭泣着对我们感谢时,当有人跪在地上感谢时,他们的心里在想什么?

  帮助人是可以的,但我们不要求得回报,不要标榜我们自己的爱心的同时,张扬自己的优越,不要用别人的可怜来求得我们自己的满足,行不行?

  帮助人是可以的,我们要悄悄的,爱心本来就应该如此。这样才能使受助者更安心。

  愿我们的媒体朋友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我们的爱心不应该以他人的可怜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