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问题,还不是银行信用危机,中国怕就怕政府出现信用危机。一旦政府要出现了信用危机,可能谁也救不了中国经济。今天,是中央三部委出台政策刺激楼市开始执行的第一天,市场开始用脚投票,地产股几乎大部跌停,拉动大盘急剧下跌,市场血流成河,一片惨淡。
盘面上:两市个股可谓惨不忍睹,中国石化等多只权重股冲击跌停,煤炭石油、3G通信、房地产、纺织服装等板块大幅杀跌,两市个股仅50家红盘,而跌停个股逾600家!唯一的亮点是攀钢系股票及钢钒权证一起大涨,原因是攀钢集团整体上市方案获证监会通过,整体上市已成定局,接下来将进入实施阶段。
大盘在众多利好出台的情况下,仍然大幅杀跌,不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尽管有周边股市下挫的影响,但中国股市轻取1805点的大底,直接杀向1700点整数关口,也未免太让人不可理喻,违背了市场的运行规律。换句话说,现在的股市已经不是什么资金、政策的问题,而是市场的信用问题。一个缺乏信用的市场,才会出现如此非理性的杀跌。
联想起中央三部委出台刺激楼市的政策,各地成交量不但没有明显放大,反而更加低迷。连续五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交量只有五天前日均成交量的一半,杭州、南京、西安、长沙、成都等救市救得更猛的城市,成交量下滑的更厉害,看来,无论是楼市炒家还是自住性需求或者改善型需求,都没给地方政府捧场。
如果中央三部委刺激楼市的政策没有出台,市场在各地地方政府的瞎捣鼓下,还有可能各自提升一点成交量。可是,中央三部委的政策一出来,购房者首先发现地方政府在这一次的楼市政策调整中,有私下牟利的行为,其出台的许多措施,与中央三部委的政策相抵触,有的甚至不是为了救楼市,而是为了挽救奄奄一息的高房价。
救高房价和刺激楼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当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救高房价就是救那些高价拿地炒买炒卖哄抬房价的开发商,因为房子卖不动,这些开发商资金链要出问题,可在这种情形之下仍然不肯降价销售,那么地方政府开始拉兄弟一把;而救楼市,是不断的调整供需矛盾,让被炒高的房价有一个理性回归的过程,并在这种过程中调整供应结构,刺激有效需求。
一个着眼于房地产的高房价,一个着眼于民生,立场不同,采取的方法和策略当然不同,市场反应不同也就情有可原了。只是,不管是中央三部委,还是地方政府,都是一种政府行为,政策行为因口径不同而南辕北辙,市场就无所适从。中央政府强调民生,强调社会保障房,而地方政府眼盯着地价和房价,并公开说:房价下跌最终受害的是老百姓,那意思是谁都明白的。
因此,中央政府不妨下发文件,统一政策,树立权威,在民生问题上,不能任由地方另搞一套。对已经出台救市措施的地方,要对照中央的政策予以纠正,对还没有出台救市措施的地方,应该对照中央政府的政策严格执行,不得另搞一套。政令畅通,在国家经济出现非正常波动时,尤为重要。
其实,对地方政府来说,现在对楼市最好的执政思路就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并不是让你不干活,而是让你的活儿干的漂亮。那就是不打折扣的落实中央政府的政策,加紧制定社会保障型住宅的建设规划,尽快推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保证市场供给,而对高房价采取市场调节的方式,有需求,你不妨再抬高价格;没需求,就只有一条路,大幅降价。
文章来源:www.glorynet.cn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