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地方政府托市与美国救市方案被否决
章跃忠
在经历十年疯狂,楼市刚显露有回归理性迹象之际,一些地方政府就坐不住了纷纷出台“托市”政策,希望籍此托住本地高高在上的房价,其中尤以杭州市政府的“二十四条”为最,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比“二十一条”还要多三条。
与此同时一些吹鼓手也纷纷摇旗呐喊:
“试想:假如再倒闭几家企业,再外逃几个老板,当地的银行将要遭受多大的损失?那么多失业的职工将如何安置?层出不穷的“烂尾楼”以及“烂尾事”如何解决?当地政府又如何能应付得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整个经济和社会能够承受这般冲击吗?
……房地产确实“绑架”了中国经济,但既然“绑架”已经发生,那么第一要务就是“解救”被绑架者,而不是“打击”绑架者。”(盛大林《楼市危机容不得不救》)
真是强盗逻辑,难道一旦被房地产商“绑架”了,十三亿老百姓就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只能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被绑架在房地产商的战车上成为其攫取超额利润、要挟政府、要挟人民的工具,成为其把中国推向毁灭深渊的陪葬品吗?!
这些“托市”行为难道真是为了拯救中国经济吗?!还只是为了托住高高在上的房价?!中国的房价早已脱离普通老百姓的购买力,被“炒房团”把房价炒到天上去了。以杭州为例,“众所周知,杭州楼市的价格,一直是全国各省会城市的“重灾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扶摇直上,其价格上涨时间之长,价格上涨幅度之大,可谓全国之最!从每平米800-1000元的均价,上升到目前15000-18000元的均价,几乎上涨20倍左右。居高不下的房价,让杭州与北京、上海、深圳一起成为生活成本最昂贵的中国城市。尤其是2007年,杭州的楼市进入最疯狂的“最后一涨”,全年楼市价格比2006年几乎番了一翻!(浙大 叶航教授《杭州市政府出台“24条”意欲为谁救市?》)”
现在房价刚出现回归理性的苗头,某些地方政府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托市”,企图用利好政策暂时托住高高的房价、延缓调整的时间,让被套的房地产商和炒房客有机会抛出手中积压的房子,让普通老百姓来接“最后一棒”,官商勾结的无耻嘴脸暴露无遗。
这些“托市”行为能够拯救房地产业、拯救中国经济吗?!答案是不能。在楼市严重脱离基本面,房价高高在上摇摇欲坠的今天,那些有幸被“托市”政策解放了的“炒房团们”还会把解套了的资金重新投入楼市吗?这从土地拍卖频频流拍中已显现无遗。
目前没有了资金支撑的房地产业,就像四、五千点时的股市,很多人还在梦想着八千点、一万点,但是由于脱离了基本面有没有后续资金支撑,一路下行到目前破了两千点还没见底。 “因为现在房地产市场它的主要矛盾是高房价和老百姓的收入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说,大部分工薪阶层的收入不足以支付现在高昂的房价支出,所以它的核心是购买力不足。如果你把房价稳定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不让它回归,实际上给市场一个错误的传导信号,你出台了一项刺激的政策,尽管后来事实证明效果不好,但是你给市场一个错误的信号,让开发商也在等,它本来想降价,但这个时候不降了,而购房者这个时候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所以大家把时间实际上都耗在那个地方,有可能本来一年多时间都调整结束了,可能时间会延长,有两年三年,于国于民实际上都是没有好处的。” (中央电视台《新闻1+1》:救市"风"!"疯"救市?)
螳臂焉能挡车,市场有双看不见的手,潮起潮落皆有经济规律是不以某些地方官员的意志为转移的,楼市下行的趋势也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可否认房地产业牵动着上下游几十个产业链,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那么在目前房地产业陷入低迷时如何化解危机重新复苏房地产市场?!很简单,让房价回归理性、调整到合理价位,当有“刚性需求”的普通老百姓都能买得起房时,房地产业就自然而然地复苏发展了。
在此,我想到不久前美国7000亿救市方案在第一次表决时被否决。为什么?因为众议员们是选民直接用选票选出来的,他们畏惧选民手中的选票。那么为什么我们的某些地方政府会出台“托市”政策用广大纳税人的钱去为一小撮房地产商托市,因为他们不畏惧老百姓的选票只关心小部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和自己头上的乌纱帽。
改革开放三十年,到今天很多矛盾难题已不是经济层面的问题,如果不进行政治、社会层面的改革,一旦到社会矛盾集中爆发之时就悔之晚矣!!!
更多财经评论欢迎访问章跃忠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angyuezhong2008
http://zhangyuezhong.blog.tianya.cn/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