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解放思想 保持中国强大


  一,近代历史上主要有几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改革开放以来主要进行了三次思想解放潮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邓。江。胡。

  2,基本路线。四位一体。

  3,科学发展。信息社会。

  4,以人为本。促进和谐。

  

  

  具体说:

  

  一,近代历史上有几次思想解放潮流?(六次)

  

  具体演变历程:

  

  (一)19世纪40~6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内容:①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②洪秀全、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③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2)特点:①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②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③显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④“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⑤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内容: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②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2)特点:①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②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已从书本和口头上变为了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④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三)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1)内容: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2)特点:①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主义问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为彻底;②既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③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绝对倾向。

  

  (四)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传播。

  

  (1)内容:①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②李大钊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③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④“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⑤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潮流。

  (2)特点:①由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②由学习资本主义文明转向接受社会主义思想;③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④新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广泛流行。

  

  (五)中共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民主革命胜利。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六)改革开放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迄今为止,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己经有过五次思想解放:

  

  ①第一次发生在1978年,围绕真理标准问题,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

  

  ②第二次发生在1992年,围绕资源配置问题,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思想禁区,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

  

  ③第三次发生在1997年,围绕所有制结构问题,突破了“姓公姓私”的理论误区,对我国传统的公有制理论做出了重大修正;

  

  ④第四次发生在2001年,围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问题,突破了“无产有产”的理论界限,科学地回答了党内外同志十分关注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⑤改革开放30年的今年,200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

  

  二,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有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回顾我国新时期30年的历程,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结伴而行。伴随着每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改革开放就向前迈出一大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就有新的变化。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族人民30年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探索实践获得新经验的智慧结晶。

  

  30年来,解放思想的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党和人民在比较中、实践中逐步认识和把握住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逐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以及如何对待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逐步认识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坚持和实践。这就是改革开放30周年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最重大的成果。

  

  

  ①第一次发生在1978年,围绕真理标准问题,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实现了三大转变,即“中心点是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到各方面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9页)。

  

  农村改革开始。小岗村。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的农民在秋种遇到干旱的情况下,冒着极大的风险,自发实行了一包到底的责任制。小岗生产队社员签订的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已经收藏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改革的见证。

  

  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西部。从经济到政治文化社会。

  

  ②第二次发生在1992年,围绕资源配置问题,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思想禁区,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些惊世骇俗的论断,没有解放思想的强大勇气,没有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态度和精神,是断然不可做到的。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最重大的问题,形成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

  

  发展速度减慢,不敢露富,小富即安。比如,当时购买奖卷;歌厅唱歌,烧钱,宁愿赌博、挥霍而不继续投资;担心斗地主割尾巴。南方讲话,深入人心。

  

  90年代,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时指出“发展是硬道理”。吴仁宝向村民解释的时候为了使之通俗易懂,加了两点:“有条件不发展是没道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才是真道理”1992年7月8日华西村实业总公司成立,下设13个分公司,总计38家企业,是江苏省属最大的乡镇企业集团,一下子引起了国内外的热情关注。华西村的经济逐步、大步上升。

  

  苏东剧变,原因很多,但是重要一条就是没有处理好这些关系。苏,自上而下,自政治而经济。。。。

  

  

  ③改革开放30年的今年,200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

  

  深圳,唯一没有农民的城市。

  农民入股,进城打工增加收入;再创业。

  

  华西村简介

  

      华西于1961年建村。40多年来,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华西人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务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建设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年来,华西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等殊荣。并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 “天下第一村”!

      华西村,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动摇。目前,村民家家住400到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00到1000万的资产,有1到3辆小汽车。2005年,华西实现销售收入307.8亿。全村还建有塔群、隧道、龙西湖、桥文化、天安门、山海关、世界公园、农民公园、以及百米金塔、千米长龙、万米长廊、万米长城等80多个旅游景点。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接待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来考察、访问。现在,每年游客接待量在100万人以上。

  

    [他的经营] 唯实不唯上 闷声发大财

  

      华西村1961年建村,当时是有名的贫困村、讨饭村。吴仁宝是华西村的第一任村支书,彼时的吴仁宝给群众留下的印象是“人很精明”,再无其他。让吴仁宝开始“思变”的是一篇报道: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大寨之路》。吴仁宝捏着这份报纸在群众大会上朗读,从此大寨的陈永贵成为他的“偶像”,从陈的身上,当时36岁的村支书吴仁宝看到了华西村的未来。

  

      吴仁宝带领群众向华西村的自然环境开战,平整散落分布的1300多块田地、调整40多条河沟等等,都是“硬功夫”。看见华西村不要命的干劲,周边村给华西村的外号也改变,由“吹牛大队”变成“做煞大队”(江阴土话,意思是干活干得太苦)。

  

      作为全国学大寨典型的华西村在农业上用尽全力,但地少人多,为了安排多余的劳动力以及“想富之心”,吴仁宝开始新的尝试。他抽调了20人,在村里偷偷办起了小五金厂。“当时可千万不能让外面知道,正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呢。”吴仁宝的大儿子吴协东说。

  

      正是这个隐姓埋名的小五金厂,促成了华西村的第一次转身——带来百万利润,让200多户社员全部住进新盖的瓦房。

  

      1978年,华西村盖起了塑料纺织厂。80年代当分田到户、土地承包流行时,吴仁宝冒了句“领会中央政策,闷声发大财”,没有分田到户,继续他的集体经济“副业”。

  

      真正让华西村完成原始积累的是1992年。3月1日凌晨3点钟,也即小平南巡讲话公布的第二天,吴仁宝紧急召集党委开会,下达了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借钱吃足”(钱借得越多越好、原材料吃得越多越好)。吴仁宝的第四个儿子、现任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回忆,父亲判断中国经济将面临新一轮的大发展,华西村要集中血本,抢占市场。

  

      吴仁宝的“豪赌”大获全胜,3月11日,小平讲话正式传达后,全国掀起经济建设的高潮,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扬,一吨6千多元的铝锭,3个月就涨到了1.8万多元。外界盛传“吴仁宝开了一个会,赚了一个亿”。

  

      1999年华西村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创“村庄上市”的先例。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2007年华西村总资产超过160亿元,销售收入450亿元,财政收入20余亿元,上缴利税超过8亿元,人均交税50万元。人均收入超过12万元,家庭存款少则100万元,多则1000万元。

  

      华西村的目标是2010年,要实现销售500亿;“十一五”期间,华西村要实现销售总额2000亿元。现在的华西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10000美金!多么惊人的数字!你相信这是一群农民创造的数字吗??

  

      如今,周围20个村相继并入华西,“大华西村”的版图已扩展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万多人,“天下第一村”名副其实。为了使合并过来的新村民尽快赶上华西老村民的生活水平,华西村党委和集团公司2004年决定,作出一项重要决策:向新村民赠送“工作股”,在3年内,每人可至少得到3万元至6万元的资金。

  

      现在的华西集团公司下属10大公司,80多家企业,固定资产超过70亿元。大多数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所生产的面料、西服、热带、法兰、扁钢、彩板、烟酒等“华西村”牌系列名牌产品,已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国家统计,2004年,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华西集团公司排第94位;在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华西集团公司排第41位;在中国综合类制造业中,华西集团公司排第5位。

  

  华西在发展中始终坚持党中央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一是坚持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一是坚持支持、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毫不动摇。很多人怕公有,很多人怕私有,但是华西人不怕,华西人怕的是公私都没有,就像邓小平说的‘黄猫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华西既有集体,又有个体。华西创造了公私双富有。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发展了,人民才有可能谈得上幸福。“什么是社会主义?我的理解,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吴仁宝老书记如是说。

  

  

  

  

  ——————————————————————————————————————————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有几次较为成功的思想解放,如从“两个凡是”转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大改革大开放,从农村集体经济转变为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等等。每次思想大解放,无不带来社会上的大变革,大创新,生产力蓬勃发展,经济社会趋向繁荣,人民生活大改善。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会不断遇到各种新问题。

  要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生产尚未被现代化大生产完全代替、上层建筑中封建残余思想影响还较深的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非常不容易。

  邓小平告诉我们: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革封建反动统治的命。那么,第二次革命是革谁的命呢?邓小平说:要继续批判和反对封建主义在党内外思想政治方面种种残余影响,并继续制定和完善各种符合于社会主义原则的制度和法律来清除这些影响。他又指出,由于封建主义的影响,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宗法观念、等级观念、不平等现象、公民权力义务观念薄弱、“官工”、“官商”、“官农”的体制和作风……以及宗法观念所导致的一人当官鸡犬升天,一人倒霉株连九族等等。

  对邓小平所尖锐指出的这些,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第二次革命主要是革依附于各种旧体制上封建残余思想影响的命。

      什么是真理?谁对政策应用到家了,致富了,谁就是真理。

     中国只有继续解放思想,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应对世界各种经济危机,包括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