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见从村官中招考公务员渐成制度




  倪洋军 于 2007-09-04  07:51:43

  2007年底至2008年初,四川将通过考试录用200名村(社区)支书、主任为国家公务员。从优秀村(社区)支书、主任中招考公务员,在四川将形成制度。(2007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新华社)

  近年来,各地频频有村官报考公务员的新闻见诸报端。虽然能够考上公务员的村官毕竟是少数,但是给村官考公务员开条“便道”,的确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也从根本上打破了村干部“下田为农、上田为官”,很少受到干部政策眷顾的“僵局”,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干部的创造活力,改变了村干部“工作干得再好,身份还是农民”的尴尬,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为优秀村官的成长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级组织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权稳固的重要基础,然而,长期以来,村干部处于国家“行政末梢”,有干部之“名”却没有干部之“份”,极大地影响了村干部干好工作的积极性。很多农村基层干部,在村干部位置上一干就是几十年,苦是吃了不少,也有的为地方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受公务员“门槛”的限制,始终改变不了“农民”的身份。一些地方也尝试着面向村干部公开选拔乡科级领导干部,但往往也是花开一朵难见春,还有的今年搞了,明年又停了,没有一种规范性、制度性和长效性。况且由于受选拔职数和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村干部还只能是“望官兴叹”。加之一些地方在公开选拔过程中,由于把关不严,还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面向村官公选的意义。

  公务员法要求“逢进必考”,但是对于大量拥有丰富一线工作经验、但却不谙考试之道的村干部来说,公务员考试似乎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无法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但是,可喜的是,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目前各地已经开始探索选拔录用优秀村干部的新方式。例如浙江就规定各县(市、区)行政区域内现担任村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和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副主任职务满2周年的人员都可报考公务员,同时对村干部考录公务员的学历放宽到具有国家承认的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年龄放宽到40周岁。重庆市也出台了《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招录乡镇(街道)公务员简章》。四川省规定,2007年从优秀村(社区)支书、主任中考试录用乡镇(街道)公务员工作的时间安排,与全省公招公务员工作同步;从2008年起,此项考试录用工作按照公开招考公务员程序,集中在每年上半年进行。当然,这些政策和措施都还只是探索和尝试,需要有进一步完善的法律加以保护。但起码在制度层面为村官报考公务员创造了可能,开辟了通道。

  从总体上看,当前村干部社会作用大,但社会地位不高;工作难度大,但工作条件不好;工作任务重,但工资待遇低。必须尽快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从村干部中考录公务员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因为村干部处在“官末民首”“兵头将尾”的位置,是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不可或缺的纽带,没有村干部“承上启下”,农村工作将难以为继。

  也许有人会担心从村官中招录公务员的标准减低或公务员考试制度放开后,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到村上任职或修改档案(因为村上干部是没有完整档案记录的)而成为村干部,至于变成优秀就更容易了,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考入公务员队伍。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一项制度不能因为其有不完备的地方就完全否定或者说一棒子打死。如果从公务员中招录公务员真能成为国家的一项普遍推开的制度,必能为一部分优秀的村干部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机会的确不多。其实,不用说面向村干部招录公务员可能会存在漏洞,就是公开选拔科级以上干部的过程中,都可能有人“徇私舞弊”、“玩弄权术”。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做到程序规范、把关严格。上述情况其实只要实施细则完备,就能很好的避免。再说,有人愿意到村里去锻炼也未必是坏事,起码他首先必须把工作做好,取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才行,因为在招录过程中还是要看其群众基础的。相信只要是真正为更多人切身利益考虑的事情,只要它敢于公开,接受监督,就能得以实施执行的。

  其实,从村官中铺设一条招录公务员的通道,也是实实在在为农民办了一件实事。村官要想进步为乡官,就得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实实在在的为民办实事,当天和尚撞天钟的思想,只想当乡官,不想办实事的思想,庸才、“南郭先生”都将望而却步,由此村民将得到更好的服务,农村的工作将更为有序的开展。

  村官能够考公务员,犹如给村官们吃了个定心丸。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看到希望,许多有识之士就会从动摇不定,到安营扎寨,工作上有了劲头,政治上有了奔头,将有力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一些工作就会由以前“推着干、哄着干、宠着干”变为“主动干、创新干、比着干”,优秀“村官”考公务员无疑是良好的激励机制,是调动村官积极性的一条新路。

  从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更多的是导向引导作用,但“一花可引百花开”,今后将有更多关爱村干部的举措出台,逐步完善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最终解决长期困扰中国乡村治理的执行力问题。当然,“考公务员绝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人生价值。”对于那些愿意长期扎根在农村基层一线的同志,组织上不但不能冷漠他们,还要更好地关心他们。要通过实行村干部绩效管理等措施,不断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帮助解决其后顾之忧,让其工作安心、生活舒心,以便于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