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史玉柱
从“脑白金”到巨人的“征途”之路
本报记者:李罡
从一穷二白到全国排名第八的亿万富豪,再到负债两个多亿的“全国最穷的人”,再到身家数十亿的资本家,几起几落,一个有着传奇和神话般经历的人。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句广泛流传的广告语,“脑白金”这家喻户晓的三个字,都与这个神秘人物有关。脑白金的营销之道现在还被医药界、广告界频频用作模板、引为典范。巨人集团、黄金搭档、网络游戏《征途》《巨人》,这一系列名声响亮、影响深远的名词,不管在医药界,还是在IT界,也都激起了非同凡响的波澜,
他就是44岁的企业家和投资商人——史玉柱。
史玉柱演绎传奇故事,世界华商报道真实内幕……
不为安稳羁绊,独具眼光下商海
1962年,史玉柱出生在安徽怀远,一个有着悠久商业历史的古城。史玉柱从小就有很强的好奇心,他对复杂的东西总要探个究竟,他总感到有一片神奇辉煌的领域在吸引着自己……
史玉柱1984年从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回安徽省统计局。当时,安徽统计局的数据分析处理方法效率十分低下。并非计算机系出身的史玉柱为此编写了一个统计系统软件。这个软件在1986年河北唐山全国统计系统年会上受到好评,并且向全国统计系统推广使用。 史玉柱也因此被保送到深圳大学软件科学管理系,毕业后可任处级干部。
不过,这一次毕业后史玉柱并没有接受别人安排的命运。1989年,他回到安徽,办理了辞职手续,告诉自己的家人:“我要下海。”
真正让史玉柱下定这个决心的,不是他的性格,而是科技产物电脑。电脑软件的“中文化”问题,成为当时电脑能否在中国普及的关键,史玉柱一下子看到了这里的市场前景,他主要研究固化字体、增加字库和设计表格,增大排版空间和提高处理速度等“汉化”工作。他开发出的东西别人用了都说好,这时,内心深处干一番事业的愿望越来越坚定,他的头脑被强烈的创业梦想冲击着,毅然决定去电脑行业“走一走”。
巨人集团成就“中国比尔·盖茨”
史玉柱创办巨人集团是“先者之勇”,在竞争激烈的高科技领域里,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既没资金又没靠山的‘小字辈’竟大爆冷门,创办了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这在IT界被传为一个创业神话。众多媒体也给史玉柱加封了“中国比尔· 盖茨”的头衔。
这个“神话”的开端,是27岁的史玉柱和4000元资金。
1989年7月,史玉柱来到深圳之后,回到自己最熟悉的深圳大学,起先为了节省资金,他借用学校的电脑编写程序,被机房的管理员发现后,他不得不通过熟人找到配置有计算机的学校办公室,别人下班了他“上班”,别人不用计算机的时候他接着用。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开发了M-6401桌面文字系统。史玉柱把这种软件压缩成一种卡,可以装进电脑主机里。“汉卡”这个名字也因此而来。
在
区区百万并没有满足史玉柱的欲望,他决定开发升级版本。当时条件很艰苦,他们包下深圳大学的两间学生公寓,准备了20箱方便面,把自己“关”了整整150天。这5个月“集中营式的生活”的成果是——功能更强的M-6042汉卡。
有了资金和产品,很快史玉柱就注册了一家自己的公司,名字叫做“巨人”,全名是“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史玉柱这样解释公司的名字:“IBM是国际公认的蓝色巨人,我用‘巨人’命名公司,就是要做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
1992年9月,“巨人新技术公司”迅速升格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巨人集团下设8个分公司,史玉柱出任总裁,公司员工发展到100人,成为仅次于四通的全国第二大民办高科技企业。 巨人公司的目标,是要在两三年内全面赶超四通,成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要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中国最大的企业,最终成为世界巨型企业——东方的IBM!这一年,巨人集团的发展速度达到了500%。
跨行业投资 大起大落掀巨浪
财富迅速积累后,史玉柱便沉不住气,没能像微软公司那样专一研究软件产业的深化,而从1993年开始了企业经营战略的转移,实施多角化经营战略,企业同时涉足两个新行业:保健品和房地产。
1992年,在事业之巅傲然临风的史玉柱决定建造巨人大厦。最初的计划是盖38层,没想到领导的一句:“这座楼的位置很好,为什么不盖得更高一点?”让史玉柱改变了主意。巨人大厦的设计从38层升到了54层,后来又定为70层。 1994年初,巨人大厦动土,计划3年完工。巨人大厦是最早在香港市场上出售楼花的大陆楼盘之一。史玉柱一下子圈进了1.2亿元,当选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在楼花销售中大尝甜头的史玉柱发现,迅猛成长中的国内市场有太多的暴利行业在诱惑着他。很快,具有商人特质的他选中了当时最为火爆的保健品行业。1995年,巨人推出12种保健品,投放广告1个亿。史玉柱被《福布斯》列为大陆富豪第8位。
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令史玉柱始料不及的是,此时国内保健品市场也渐趋停滞,而巨人大厦则像一只永远张开着的大口每天都要靠大笔的资金填下去才能继续长起来,多线开战的恶果终于显露了出来。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史玉柱只好不断地抽调保健品公司的流动资金填补到巨人大厦的建设中,保健品业务因资金“抽血”过量,再加上管理不善,迅速盛极而衰,最终造成了各个战场的捉襟见肘、顾此失彼,巨人集团危机四伏。1997年初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不久,只建至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停工。巨人集团名存实亡。
史玉柱二次创业的根基是上海健特生物科技公司。移师上海对于史玉柱来讲,是实现了一次战略转移。重新创业时的史玉柱身无分文,最初的一点启动资金是来自朋友的帮助。在上海健特,史玉柱的公开职务是策划总监。但健特员工都称他为老板,而所有健特的高层都是史玉柱的老部下。他们试图东山再起,做的是“脑白金”业务。
脑白金凭借史玉柱超凡的策划和铺天盖地的广告,迅速火遍大街小巷。不管城市、农村、大人、小孩,都对“送礼就送脑白金”那句出名的广告语耳熟能详。在广告界引起不小的反响与争议,在医药界引起一批的追随模仿者。
2001年脑白金尚在热销之时,史玉柱已开始悄悄推广黄金搭档。当大众媒体还在为脑白金的功效争论不休时,黄金搭档正在吉林等五个城市试销。采用同样营销战略的黄金搭档并未获得想象中的火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史玉柱过高估计了中国维生素市场规模。
除此之外,史玉柱还研制了很多新品种:“黄金血康”“黄金减肥”、“糖必康”、“护肝片”等等。 由于史玉柱在保健品行业里的实力,在上海,他俨然已经成为行业领袖,不仅收购了上海恒寿堂药业,2004年年中的时候,上海本土保健品公司双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曾主动找到史玉柱,希望能够被收购。
对于保健品这个立身之本,史玉柱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在保健品之外,史玉柱也多有投资:银行、药品,俨然一个商业投资家。
步入征途 巨人再起
虽然从推出脑黄金开始,史玉柱一脚踏入了保健品行当,但他对于起家的IT行业一直念念不忘。史玉柱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自己有IT情结,“其实我们最早就是做巨人汉卡起家的,跟随我们的大部分干部都是做软件工程师出身,我们迟早是要回到这个行业里的。这时,史玉柱的巨人投资瞄准了另外一个投资项目。这是一个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项目: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项目从2004年年中就已经开始操作。但一直到2005年4月,上海一家财经媒体才报道史玉柱投资设立了一家名叫征途的网络游戏公司。2005年9月,史玉柱的网络游戏《征途》完成开发,进入测试阶段,展现在玩家面前的并不是最初计划的教育益智游戏,而是一款2D角色扮演游戏。2007年,《征途》将正式上市。
紧接着,史玉柱旗下又推出姊妹版——《巨人》。《巨人》与《征途》一样,同样属于原创2D民族大型网游。史玉柱一直希望他以前所创立的巨人集团能重新站立起来,选择《巨人》作为《征途》姊妹游戏的名称,应该与巨人集团,多少有一些渊源。
上海征途网络公司资料显示,征途上市后总市值可望达到100亿元人民币以上。新网游《巨人》上市,将成为史玉柱又一利润增长点。
史玉柱回到久违的IT行业,还会创造出怎样的奇迹?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是任何人无法预料的,所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