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直改革一直是沿着非均衡的发展思路展开的即先推行经济体制改革,而在推行经济改革时也是沿着非均衡的发展之路而展开的.主要是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利用先富带动后富的,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是由于这一提法,所以就出现一些问题,如在致富过程中要求过松即只要能致富就行,而不论是通过什么方式致富的?这就极大的破坏了经济秩序,同时致富后的人或摇身一变成为正经的企业家,或者继续原来的角色.要知道这时候他们可不一样了,因为他们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资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它能组织劳动,土地产生较大的生产力,从而创造更多的财富.而那些落后者由于资本的缺乏,干许多事都力不从心,只能通过劳动创造财富,而我们知道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一般民众的劳动参与财富分配的比例是很少的,更多的是资本分配,这是许多落后者始终不能致富的重要原因.同时我们市场化之路已经走了十几年了,在许多市场中市场化的程度已经很高了,但我认为还有许多领域需要市场化,而且一些已经市场化的领域的市场化程度依然不够,同时我认为转轨还没有结束,许多转轨过程中的衔接问题还没有做好.如现在还有许多垄断领域没有开放,而且这些领域的市值很大,同时像电信等通讯行业,还处于半垄断,半竞争的状态,急需打破垄断,推动这些行业的市场化进程,以降低过高的价格,更为甚者,在转轨过程中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被忽视了.我们知道企业和个人是市场主体,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而政府算什么?它显然是一个公益性机构,是不能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那这样就产生了冲突即政府是谁的,他代表谁的利益,有没有委托人,同时政府中工作人员又算什么?他们的收入该如何衡量?事实上正是这一系列的模糊,使得政府难以高效运转,也使得政府工作人员名义工资很低,从而出现许多寻租现象.1
综观现实,我们可以发现新时期的改革,主要集中在解决官员权力过大,且得不到监督,以及垄断领域垄断利润丰厚以致榨取消费者大量剩余,还有由于权力涉及足各个领域造成机会不平等,从而产生极大的贫富差距等方面,而每一个方面的改革无不是建立在一群人利益所得来自于另一群人的利益受损的基础之上,因此推动改革的难度很大.当然我们也看到改革依然在推进,但这种改革多是被动性做枝节的修改,甚或是在敷衍一些要求改革的人,也或者是做做一些表面文章.通过改革后的成果我们却发现一般民众终究得不到很大的实惠,贫富之间的差距仍然在扩大.希望改革要动真格,不要再打擦边球.当然其中也不应忽视政府中的工作人员的正当利益,但要切除其不正当的收入,这才是关键.我想如果政府人员的利益得到保障了,许多改革就容易推进了,因为这时政府是站在正义一方的,而不是以前官商勾结,偏袒既得利益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