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委联手调查 房价为何居高不下?


关于房价居高的问题在业内一直争论不休,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几年前也有不少人预测2005年、2006年房价要下降,但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70大中城市5月房价调查结果当中,涨幅仍超过6.6%,其中深圳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价格同比涨幅均超过10%,同比房价涨幅超过或达到10%的城市还包括北海、温州、北京、蚌埠四个城市。

  据悉,近日建设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审计署、监察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八部委,已联合对5月房价涨幅较快的城市进行调查,以摸清5月房价快速上涨的真正原因。据业内人士分析,针对居高不下的房价,国家有关部门也可能出台更为有力的措施。那么,当前的房价如何居高不下呢?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简要回顾

 

  我国从1998年底开始取消福利分房制度,之后个人购房成为市场需求的主体。在经历1999年至2001年三年的市场培育和调整之后,全国的房地产市场基本上都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期,长期以来积累的市场需求在短短的几年里释放出来,市场放量攀升,个人购房需求旺盛,这期间活跃在各地的炒房团和大量的投资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股市的低迷,大量的游资开始转向固定资产投资。2002年至2005年,整个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人们很快感到房价太高了,涨幅太快了,这几年很多城市的房价增幅几乎都在20%以上。

 

  房价的攀升也得到了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国八条”,到“国六条”,从银行贷款利率的一次次调整,以及国家对土地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无不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有关。可以说“调控”成为房地产行业内一个耳熟能详的字眼。国家调控的目的是稳定房价,规范房地市场,确保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应该说国家这几年的调控是有成效的,每年的房价涨幅控制在6%左右。不可否认,一些城市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价格偏高,像样上述的几个城市,涨幅超过10%。

 

              房价要稳定,不能下降

 

  随着房价的攀升,可能老百姓关注的是把较高的房价降下来。但我觉得不能降,如果房价降了,对将要买房的人可能是好事,但对于那些买过房子的人来说,就面临着房子要贬值,他们成了受害者。他们唯一的反应是把自己已买的房子卖出去。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这几年的购房客户主要是那些中高收入居民,他们大多是二次或多次置业。现在很多地方房地产开发销售很火,但成片成片的住宅没有人住,这就与这些置业客户有关。所以这些人一但把房子投向市场,那么房价将一路下滑,那么整个房地产市场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业内也许能想象得到。

 

  房价下降了,那么开发商怎么办?面临着亏损。由于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不是很健全,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靠银行融资,那么企业亏损了甚至倒闭了,那么银行怎么办?银行也亏。企业亏了,银行也亏,中国整个经济就会受到影响。再看看政府。政府要发展地方经济,搞城市建设,其中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是出让土地,那么房地产项目都亏损,谁还会去开发项目。这样当地政府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也会受到影响。

 

  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所以说房价不能降,即使降也只能是“软着陆”,而不是急流而下。不然,会伤及经济发展的根基。

 

               房价居高有因

 

  按照市场规律,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供大于求,商品价格下降;供小于求,价格上升。这几年房价上升有其市场发展的自然规律。前几年,笔者工作过的合肥房地产市场,只要开发的商品住宅都能很快清盘,根本不需要策划销售。尽管很多楼盘素质不高,但都能卖个好价钱。市场需求大,谁也抵挡不住。2005年、2006年这两年,该地整个房地市场放缓,主要还是供求关系在起作用。这是第一。

 

  第二,正像很多业内人士分析的,自从国家对土地实施招拍挂以来,土地价格上来了,房价自然要提高。也有人说土地价格升高不会影响房价。但笔者认为房价升高与土地仍然有关。目前大多数开发商仍采用成本导向法对商品房进行定价,以求实现目标利润。由于土地价格是构成商品房的主要构成成本,土地成本增加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助推房价。前几年,北京顺驰曾以天价拿下位于北京西南大兴的一块土地的使用权,在业内曾引起不小的震动。但在现在类似事件对业内来说已司空见惯。

 

  土地价格的大幅度提升与政府的经营思路不无关系。现在比较新的思念是经营诚市,如何来经营,靠得就是经营土地。以前政府对一块土地价值的评估,只是停留在区域性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性,现在可能会考虑项目定位、市场因素以及有可能创造的项目利润来确定土地价值。现在笔者发现已有政府在网络这方面的人才或者与开发商企业联合进行城市改造项目的定位与评估,这样的话,有可能进一步提升土地的价值。房价升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三、房价的居高不下,与开发商自身不无关系。开发商都是逐利者,对每一个项目都期待利润最大化,于是“低天高走”的营销策略,“内部认购”、“囤积房源”等也成为行业内贯用的手段。低开高走可以带动人气,可以形成羊群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追求价值的心理,所以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房价的提高。开发商自己拥有商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商品有定价权,本无可厚非。“捂房惜售”、“暗箱操作”多少有些违背商业道德,国家要下大力气给予制止。

 

  第四、房价的提高与中介公司有关。现在市场上的代理公司多采用包销制和佣金制,包销超价分成模式是包销制的特点,这直接提高了房价。采用佣金制代理公司只提取佣金,可以说价格往往是开发商说了算,但合作之初,也会拿到让开发利润最大化的方案,加之操盘上的技巧,房价不断走高就不难理解了。上述两个方面相辅相承,互相促进,带动了房价,也为开发商不断增加了利润。

 

  第五、就是指消费者不断提高的住房需求也进一步提高了楼价。

纵观近几来,在广大的消费者中,可以说是几家欢乐几愁。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简直遗憾终生。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的家居观念是很强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家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需求反映在开发商提供的产品上就是档次越来越高。档次提高,建材、园林、配套等成本增加,售价自然提高不少。这是其一。其二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商品房消费也在不断增加。这种强劲的需求也会拉升房价。其三涉及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就像炒股一样,大家买涨不买跌,这与开发商的营销策略不谋而合。这种心理很容易被市场诱导为房价的上涨提供市场支持。

     最后一点,房价的提升与我国有城市建设有关。上海财经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印堃华认为,由于郊区交通、商业、产业配套不足,无法实现人口疏散功能,在市区供地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导致供给相对减少,从而导致了市中心房价的上升。这往往是导致一些大城市房价增长过快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