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资讯20070630】


 [政策] 利息税有望停征或减征 金人庆称财政有能力承受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27日上午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减征个人所得税的决定草案的议案。根据这一决定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授权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减征个人所得税。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对决定草案作了说明。金人庆表示,现在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在这种形势下,停征或者减征利息税,国家财政有能力承受。

新华网

 

[政策] 个人支票25日起实现全国通用

625日起,随着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完善,个人支票的全国通用成为现实。日常消费时,个人支票可以弥补现金丢失后无法弥补的问题,刷银行卡消费时可能会被他人盗取的信息在个人支票看来也完全不是问题。与其他支付手段相比,个人支票还具有即签即付的便利,不受商户硬件条件限制。此外,支票实现全国通用后,可以用于支付现金,用于转账,也可转让给第三人。在个人支票全国通用初期,央行规定同城和异地使用支票的提示付款期为10天,金额上限暂定为50万元。收款人在接受异地支票付款时,除了审查票面要素的合规性和完整性外,还应确认支票金额未超过规定上限,并在支票上加盖有12位银行机构代码戳记。异地支票最早可在23小时内收到款项,最长在银行受理支票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可收到支票款项,并且不收取任何手续费。

国际金融报

 

[政策] 单笔5万元以上存取款需提供身份证

为了预防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规范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行为,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日前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自20078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办法》明确,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其他从事基金销售业务的机构在办理开户、销户、变更、开通网上交易等信用交易合同等业务时,应当识别客户身份,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并留存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国际金融报

 

[政策] 央行:货币政策不针对股市楼市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马德伦日前表示,货币政策一定不会针对资产价格。他说,制订政策时,央行会关注多项条件,如股市、房地产的价格,但这些都不是央行调控的目标。他表示,全球的央行都专注于宏观经济,包括GDPCPI以及投资增长;有些会考虑控制通胀、经济增长、维持就业,或是国际收支平衡。而央行观察股票市场等因素,是因为这些会对宏观经济造成影响。他表示,货币政策一定不会针对资产价格。

中国证券报

 

[政策] 外管局:确有外资违规炒楼炒股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在北京召开银行外汇检查情况通报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表示,重点监督短期投机性资本流入,强化对跨境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控和管理,依法对没有实际交易背景和虚报出口交易额的外汇流入进行查处,是近期外汇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胡晓炼表示,外汇检查部门分别对贸易、服务贸易、资本金、外债等外汇收支项目以及房地产、旅游等行业,从外汇资金流入与结汇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专项调查。同时,基于中国外汇管理许多政策和规定由银行代为执行的特点,重点加强了对银行外汇业务的合规性检查和自身收结汇业务的检查。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邓先宏对银行外汇检查所发现的违规情况进行了通报。他指出,部分银行在开展外汇业务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违规行为。部分银行在履行真实性审核职责方面存在问题,如违规办理代客收结汇业务、违反外汇贷款相关规定以及违反出口核销管理规定等,使得一些境外投机性资金假借贸易或投资等渠道流入,甚至变相进入境内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等,对境内宏观调控和经济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国际金融报

 

[报告] 投资者年龄与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问题突出

  中国光大银行近日发布的最新理财报告指出,长期观察发现,现阶段国内投资者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投资者年龄与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矛盾:参与风险投资的投资者往往以中老年为主,而这部分人恰恰缺乏专业的理财知识,其风险承受能力也相对较小。“以打新股、高信用等级信托贷款等为主要投资对象的银行理财产品依然是稳健型投资者和保守型投资者的首选。而随着利率的不断上涨,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断攀升,成为一些中老年投资者的最爱。”报告指出。报告认为,具有稳定收益性质的理财产品应当成为中老年投资者配置个人资产的主要部分。报告进一步指出,偏好风险的投资者在当下舍不得离开资本市场,但在不少个股连续跌停的情况下,基金开始显示出分散投资、专家理财的魅力,不但跌幅较小,涨起来也较快。投资者应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财产品。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整个市场股票型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48.9%

上海证券报

 

[数据]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3.4%

  2007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升0.3%,同比上升3.4%1——5月份累计上升2.9%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升0.3%,主要是受肉禽蛋价格上涨影响。其中“五一”节后猪肉价格快速、大幅上涨,并引发了鸡蛋、牛羊肉等价格不同程度上涨。5月份肉禽及其制品、蛋价格分别上升6.3%5.5%,食品类价格较上月上升0.6%,成为推升价格总水平的主要因素。受中药材和液化石油气涨价、服装换季以及黄金周来临旅游和劳务需求增加影响,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居住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上升0.5%0.2%0.2%0.1%0.1%。因汽车、手机降价,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与上月持平。

新民晚报

 

[调查] 央行:居民投资首选股票基金收入预期继续向好

20075月中下旬,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总体上升,收入预期继续向好;购买股票和基金意愿空前高涨,储蓄和消费意愿连续走低。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在第一季度下降2.0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降5.2个百分点至历史最低-21.1%。中低收入家庭对肉蛋禽等食品价格的上涨反应最敏感。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家庭认为“物价过高,难于接受”的比例高达40%左右,与高收入家庭相差近20个百分点。调查显示,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居民认为购买股票和基金最合算的比例快速提升,从一季度的30.3%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达40.2%,并成为居民的首选,改变了以往依次为储蓄、消费的习惯排序模式。与此同时,居民消费意愿(选择更多消费的居民占比)连续3个季度下滑,购房、购车和购买大件消费品意愿下降。反映出在当前股市高涨的诱导下,部分居民中已出现暂缓消费的变化。

人民日报

 

[市场] 国开行在港发行50亿元人民币债券

国家开发银行宣布于62776在香港发行50亿元票面年利率为3%2年期人民币债券。这是境内金融机构在香港发行的第一只人民币债券。据了解,自2004年初香港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以来,截至20074月底,香港共有38家银行开办了人民币业务,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已达255亿元左右。

北京日报

 

[市场] 债券主要品种将全面挂钩Shibor定价机制

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王煜近日透露,我国将以Shibor为核心,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王煜指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按以下路线图推进:先将市场化产品定价与Shibor挂钩,再将存贷款利率定价与Shibor挂钩,为最终实现从数量调控转向价格调控奠定基础。根据央行的利率市场化路线图,央行计划在今年以完善利率市场化产品的利率形成机制为重点推进利率市场化,在完善短期融资券和金融债等市场化利率产品定价机制的基础上,改革贴现、企业债券利率形成机制,并最终建立以Shibor为基准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在市场化产品方面,Shibor先与短期市场产品挂钩,再与中长期市场产品挂钩;先与短期融资券利率挂钩,再与贴现利率挂钩;先与金融债利率挂钩,再与企业债利率挂钩。在存贷款利率方面,先简化存贷款利率档次,再与放开的存贷款利率挂钩。

国际金融报

 

[市场] 财政部:625发行10年期记账式国债

财政部22日发布公告说,将从625日起发行10年期记账式国债,这是今年以来发行的第10期记账式国债。本期国债实际发行面值金额为350.7亿元,其中计划发行300亿元,根据有关规定甲类成员追加认购50.7亿元。这一10年期国债经投标确定的票面年利率为4.40%625开始发行并计息,628发行结束,74日起在各交易场所和试点银行柜台上市交易。据悉,本期国债为固定利率附息债,每半年付息一次,利息支付日为每年625日、1225(节假日顺延),2017625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