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我们中国人做得比老外好得多


中国新闻网昨日发布了题为“唐英年:香港回归十年是毫无保留的成功”一文。
唐英年为香港特区政府第三任财爷,在其四年任期即将届满之际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香港回归十年,是毫不保留的成功。有机会见证‘一国两制’的成功落实是我的荣幸,事实证明,我们中国人做得比老外好得多。”
“事实证明,我们中国人做得比老外好得多。”唐先生这么说主要依据下述三点:
依据之一:06年香港经济全面复苏,政府财政转亏为赢,且盈余可观,失业率也达至五年新低;
依据之二:回归十载,香港开出的成绩单越来越好,…,香港对内地感情加深,对祖国向心力也在加强;
依据之三:从经贸角度看,香港是台湾企业的重要平台,“去年台湾企业在香港股市融资额远大于台企在 台湾融资额”。
在此,对依据三简单解释一下。今天的香港已经不仅是大陆和台湾的主要融资平台,无疑也是连接台湾与大陆、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枢纽。其实,今日的香港已经成为新兴经济地区证券市场的成功典范,并保持着不可估量的潜力。
总体来说,唐先生的这三点依据不能不说是充分的。唐先生充满自信的论断不仅值得长期唱衰中国的老外们深思,彰显“中国证券市场赌场论”的无知、无聊和别有用心,更值得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认真体会,不要老是将屁股坐错了地方,导致我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决策成为老外们掠夺国内民众财富的有力工具。
我认为,香港证券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地位的迅速崛起至少带给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如下启示:
一。在国内证券市场建设方面,至少我们一定能够做得与老外们一样好;
二。当前市场存在的过度投机倾向是市场制度问题,因此,市场存在的过度投机现象必然是阶段性的;
三。从香港证券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宏观政策预期的稳定与宏观政策的无为。宏观调控政策应该指向的是实体经济,而不是证券市场。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已成共识的情况下,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应该是契合国情的产业政策,而不是花拳绣腿的所谓货币政策,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加息这样的老套不仅于事无补,我判断就政策的本意来说,整体上必然是南辕北辙吧;
四。香港证券市场成功的经验很简单,总结起来不外乎如下五点:
一是强大的实体经济(香港没有,但大陆经济足够强大),及强大的实体经济提供足够可资本化的资产以满足市场需求(国内市场阶段性的供给不足导致市场阶段性投机过度是国内政策与制度导向的问题);
二是完善的市场制度与监管(国内市场正在摸索前进,相信香港市场成功经验大大地值得借鉴);
三是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交易成本导致高效的市场(因此印花税的上调与我们证券市场建设的总目标南辕北辙,潜在的南辕北辙则是广泛担忧的交易所得税);
四是港币受益于美元的持续贬值(所以人民币升值的论调是个伪命题,至少从为国内资本市场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政策环境来说如此,人民币升值与证券市场发展的总体目标再次南辕北辙);
五是开放的市场(当前阶段国内市场不够开放不会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初期发展产生任何影响,国内政策在这一点上似乎有违成熟经验,但国内政策在这个问题上无疑是罕见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