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加息政策 把握正确投资时机


本周投资观点:理解加息政策 把握正确投资时机。

      现在央行行长周小川刚刚作出“是否加息要看5月CPI”的表态。而CPI增长3%,则一直是央行今年能够容忍通胀的“底线”。但是底线看是谁突破的!是股市之类的资产价格,不是。是上游的基本经济原料的上涨传导到下游的社会零售市场的价格,造成了全社会的消费价格的上涨。

      就事论事,再次强调:本次加息并非针对股市,但是本次加息的力度会大大超过以前,由于CPI数据的临界点是3%,加之5月的CPI增长包括4月份的粮食上涨的因素的基础上在上涨,所以5月的CPI 会远远超过4月份的3%。今年1至3月份,CPI同比涨幅依次为2.2%、2.7%和3.3% 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7.1%,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1%,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

     加息对股市有影响是必然,但是不会因为市场害怕加息而不上涨。但本网认为市场走势决定于两个方面:

     一|市场现在是人为因素很重要,即对政策的理解能力,谁理解的对,谁就有能力把握投资机会。

     二、政策的不确定性表现。印花税的调整,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个稻草,不如说是:不确定性的系统风险。即使财政部不出尔反尔,市场的前期也能消化必要的紧缩性政策,但是就这出尔反尔的政策,体现的是管理层不确定性,市场体现出情绪的不确定,投资行为的不确性。

     预计市场会向下回探,二次寻底。创出新高的可能行有,但是很小。

     个人判断,仅供参考!

     另外从目前的各种现象分析:短期看,只要有持续不断的股票供给,则大盘风险较小.今日,新一届发审委委员、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日前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舆论不应过多关注股市4000点之上的泡沫问题,而应加快发行大盘股,包括H股和红筹股回归,在改善资本市场的结构的同时扩大其规模。这是一个积极的利好信号!
 

     证监会发审委是控制本次牛市的重要环节,对冲大量的流动性主要该该部门的重要任务,也是笔者认为的风险信号的指示灯!

    发审委的作用就是在高估值的时候,仅可能的提供优质的上市资源,对冲已经过热但是还没有疯狂的股市,就像厨师炒菜一样,火候的掌握最为重要。既要创造高估值市场氛围,也要避免市场过热。

    如果红筹股回归在年内成形,即不必担心股市的风险,至少证监会那时候手里还有“牌”可打,不必担心市场暂时的热度。但是如果证监会持续公布没有上市公司或者优质公司增发,则表明市场开有由“量”到“质”的转变,市场开始进入管理层担忧的领域,过多的资金没有股票对冲,必然导致泡沫的形成,最后只能用行政的调控来打压股市。

    大非小非的减持是管理层调整股市的暂时性手段,但是减持的对象多为优质的国有资产,此类涉及国资委的许可。所以,此类调控可看作是阶段性修补股市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