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关系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与调整


 

                          中美经贸关系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与调整

        2000年以前,美国对华政策是建立在认为中国弱小、不足以挑战其实力与地位基础上的。但进入在新世纪以后,美国对华关系的一个根本基础正在发生新的改变:美国似乎不那么自信,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正在崛起,正在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支持中国的现代化是否还符合美国的利益遂成为萦绕在一些美国人心中的疑问?加上美国对中国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深刻不信任,所以在一些美国人的思想中,“强大中国”正在取代“弱小中国”成为美国对华政策思想的基础,于是出现“中国威胁论”、“如何防范中国”的热议。关于“强大中国”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主导美国的对华政策思维,因此也极大地影响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从去年首轮对话的情况看,双方会谈的内容极为广泛,从全球经济失衡、美方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金融服务业开放、知识产权保护,到清洁能源、企业社会责任、疾病防控等。但从事后效果看,对话似乎没有引起双方政策发生值得关注的变化,中国的人民币继续蹒跚升值,贸易政策未见大幅调整。美国方面,除了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诉诸WTO、向自中国进口的铜版纸征收反补贴税之外,截至目前为止,也还没有针对高额逆差局面拿出系统性的调整政策。此外,对于国际经济界叫嚷多年的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双方也没有提出新的观点和对策。对话,其功能也主要是“各自表述、加深理解”。

            美对华政策取决于其经济利益的走向

      今年以来,美国国内研究团体、学术机构不时推出各种关于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前景的可怕而矛盾的预测,美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各类民间团体、各种官方机构,都认为自己有义务就中国问题指手划脚,美国一直在寻找对华政策新的立足点。这种情况下,美国实际上接受了“顺差在中国、利益在美国”、“美在华跨国公司是最大获益者”等中方极力主张的双赢观点,容忍了对华高额逆差格局,接受了人民币缓慢升值局面。低成本国外美元的流入,是美国贸易逆差格局得以维持的关键。因为市场对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组合的变动高度敏感,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组合的变化,必然引起市场的跟风操作。如果未来中国外汇储备资金回流美国的资金链断裂,不再为美国的贸易赤字提供低成本融资。如果未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取得实质性效果,与美国的主导产业展开竞争。美国愿意接受一个生产衬衣、玩具的顺差国,但无法容忍一个出口高科技的对手。届时,美国国会中现有经贸类利益集团将分化瓦解,受冲击行业将同原有劳工类、意识形态类集团携手,将会在贸易不平衡问题上对中国不依不饶。

      中美经贸关系一直是两国政治关系发展的一个核心。由于美国一些国会议员、专家学者认为:美中贸易的严重不平衡、人民币汇率估价过低等已经严重影响和伤害了美国的利益,造成大量制造业倒闭和工人失业,因此希望布什政府能向中国政府施压,让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升值,缩小美中巨额的贸易赤字。然而,中国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大量采购美国产品虽然是缓解贸易赤字的好姿态,但要减轻来自美方的压力,还是应鼓励和放开中国企业和个人到海外投资;同时让人民币继续而更快升值。

            民族主义情绪升温可能令中美贸易受阻

      中国国内近来掀起一股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中国一些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主担心该国的经济安全,以及在经济高速成长的同时,国内固定资产是否被投资者以低价买走,然后再高价倒卖。同时,近期中美之间贸易争端不断。随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即将举行,在美国关于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等成热炒话题,也同样在美国弥漫着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两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正在不断升温,并有高涨蔓延之势,这可能会阻碍美国投资者尝试抓住亚洲经济成长机遇的努力,为中美关系蒙上阴影。

             中美经贸关系中人民币汇率成为主要焦点

      中国也再次强调坚持汇率政策立场,在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上立场没有变化。中国自2005年7月21日起开始改革人民币汇率之后,中国的一向态度是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逐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中国也一直表示,汇率改革不会屈从外部压力,中国将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同时,希望美国国会议员能正确了解和理解中国的相关政策,为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中国财政部官员警告,如果美国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加快升值,结果将是“引火烧身”。然而,随着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日期的临近,人民币汇率调整也出现了一些加速趋势。五一长假节后第一个交易日5月8日,央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中间价达到1美元兑人民币7.6951元。人民币汇率比前一交易日大涨104个基点,首次突破7.70关口。近日,人民币汇率不断再现“新高”。与人民币加速升值相呼应的是,近日,多位美国参议员和美国制造商协会再度向人民币汇率施压,要求人民币加速升值,美国财政部继续顶住了国会的强大压力,拒绝认定中国政府人为地操纵人民币汇率,美国财政部却再次顶住了强大压力。

      中美双方可以将人民币升值问题与美元贬值问题放在一起讨论。除了人民币汇率问题,双方还可以谈谈美元的汇率问题。去年以来,美元的国际地位渐趋下降。俄罗斯、伊朗等国采取了对外贸易用欧元结算、官方外汇资产组合中包含更多欧元资产等多项“非美元化”措施。而人民币稳步升值实际上维持了中国对美元的需求,在客观上起到了支持美元国际地位的作用。鉴于中国经济金融调控体系需要大量持有美元资产,用于人民币信用的背书。

            中美战略经济二次对话有利于双方经贸合作与调整

      中美经贸关系一直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核心。由于美国一些国会议员、专家学者认为,美中贸易的严重不平衡、人民币汇率估价过低等已经严重影响和伤害了美国的利益,造成大量制造业倒闭和工人失业,因此希望布什政府能向中国政府施压,让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升值,缩小美中巨额的贸易赤字。中国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大量采购美国产品虽然是缓解部分贸易赤字,但要大大减轻贸易赤字,美方还是应鼓励和放开中国企业和个人到海外投资。此外,美国也应通过提高储蓄率来有所作为,同时,增加某些行业的竞争力以适应全球化。

      中美作为两个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国家。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将于5月23日在华盛顿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美国财长保尔森将共同主持。即将前往华盛顿出席美中第二轮经济战略对话的中国副总理吴仪将全面接管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工作,另一方面,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将不参加本周末在德国举行的工业八国财长会议,他将全力以赴为美中两国下周的会谈做准备。吴仪和保尔森将分别作为两国元首的特别代表共同主持对话。此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主要讨论的议题将包括能源、环保、服务业、创新和知识产权、平衡发展、透明度等,话题比第一次更务实。目前,中国的大型商业采购团正在美国进行大宗商业采购,以展现中国对于平衡中美贸易的决心和诚意,在美国关心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中国也采取了新的举措,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然而,无论怎样热情的礼节性拥抱,还是双方理性理解,都无法回避双方的分歧与争议,也无法改变谈判桌上的剑拔弩张。中美间的贸易顺差是互补结构的,双方互利互惠,贸易战对中美都是一种不幸。自从开启对话以来,美国重拳频出,为的就是把中国逼到人民币升值的角落,美国对华粉纸征收反补贴税,向世贸提出对华3项投诉,美国国会里一片对华立法制裁之声,加之中国4月顺差大幅增长的数字又一次刺激了两国敏感的经贸神经,美国当然不会轻易改变初衷。此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将继续要求美国废除向中国转让某些高科技技术的禁令,并呼吁授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美国政府的压力主要来自国会,因此在顶住压力不承认中国“操纵汇率”。同样,中国也希望美国能反省自身的不平衡经济,在金融改革、知识产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重大领域给中国提供建议和帮助。改变对方的同时也给对方改变自己的机会,逐渐形成默契,再各自辐射到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