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在为一个从事贸易的客户做一些新品牌的规划与表达的工作。在不断的沟通与服务过程中,个人对贸易企业的品牌建设似乎有了更多的体悟。
这些年,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普遍有所上升,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部分企业,对于品牌的理解,仍然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与水平上。
对过去从事贸易的企业来讲,进行自主品牌的建设,可能是一件更加艰难的工作。一切好象都是新问题:人才从哪里来?新成立的市场部门如何运作?如果建设渠道?如何进一步加强与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如何与专业公司合作?......等等。
尤其重要的是,最高决策者对品牌的理解、对自主品牌建设的困难的估计,要有充分的准备。并且,要变贸易思维(较简单的产品交易)为品牌思维(全方位的产品、渠道、管理创新与品牌建设等),这方面的挑战相当大,否则就有可能走更多弯路。
问题好象确实有不少,但我想,如果能够认认真真地做好准备工作,更加务实细致地去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这条路终将会越走越宽的!毕竟,相比于过去从一无所有开始的创业,企业的实力确实今非昔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