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长张广宁2月起就强调广州中小户型房价一定要降,接着出台“广七条”力控房价,“降价承诺”终于初见成效。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发布的《2007年3月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分析》(简称《报告》)显示,上月,广州10区一手住宅首次出现最大降幅,每平方米下跌700元,降幅9.1%。而中小户型方面更是比2月下降887元/m2。
《报告》显示,上月,广州10区批准预售商品房项目共107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65.22%,其中供货量排前三名的是花都、海珠、番禺,而老城区越秀、荔湾新货供量缩为0。1至3月,10区批准预售商品房项目166个,可预售商品房16267套,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8.79%。
上月,广州10区一手楼除海珠上涨120元/m2外,其他“降”声一片,均价为7029元/m2,降700元/m2。这是继去年以来最大降幅,约达9%。而10区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降887元/m2,均价5476元/m2。二手住宅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每平方米小升14元,为3936元/m2。
成交量方面,上月10区一手住宅成交面积为59.75万平方米,降幅近两成,是今年以来楼市成交量首度下滑。中心城区(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白云、黄埔)新建商品住宅交易面积为35.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41.6%。这个交易量的大幅度下降值得我们严重关注。
据《羊城晚报》报道,三大原因促房价下降:(1)宏观调控政策初见成效,对于3月楼市的变动情况,房管部门分析指出,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国六条”,尤其是广州市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广七条”公布以来,市场观望气氛加强,市场需求得到抑制。
(2)炒房人投资股市、基金,购买高价位的换房一族,因看好股市、基金,将资金转入这些区域,而对房子采取观望态度。部分投资中小户型中的高价位公寓的人士也将钱转投股市,可能是中小户型均价大幅下降的原因之一。
(3)低价房成交量拉低均价,3月份,楼价上万元的老城区越秀、荔湾,新货供应量都缩减为0,而成交数据显示,天河、越秀、荔湾等均价较高的区域,在3月份的成交量都有所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均价较低的花都等区域成交量大幅增长,因而才拉低了全市均价。
同时,据《羊城晚报》的报道称市民却表示“没感觉”,其数据又与“阳光家缘”有出入,并质疑“该信哪个”。地产专家建议,如股市一样每天将每个楼盘的成交均价、最低价和最高价都公布,对市民更有参考价值和意义。希望在海珠区购房的杨先生最近看了几个楼盘,发现房价依然坚挺,且有所上涨,但房管局公布的数据让他一头雾水:3月均价降700元/平方米。他认为“数据与实际感觉相距甚远”!
市民表示“没感觉”是由于广州3月住宅均价的变化主要是结构性变化造成的,因为3月的成交量为59.75万平方米,比2月的75.59万平方米减少近16万平方米,降幅达20.96%;而且主要是花都成交量的大幅变化所造成的:花都3月成交13.82万平方米,比2月的6.39万平方米高出7.43万平方米,增幅高达116.28%,郊区化势头依然很猛,会在一定程度上拉低整体均价;而中心城区又依然是货少、价高。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中心城区成交量短期内还难以放大。因为,数据显示新增住宅供应量3月只有33.8万平方米,比2月的54.71万平方米减少20.91万平方米,降幅达38.22%。
也就是说,这次的价格下降,是价格和交易量的双降,这样一来的价格降低只能表示谨慎的乐观.
与其他调控手段不同的是,广七条在增加供给上加大力度,从”堵”到”疏”,这是广七条对于调控思路最大的贡献。
供求关系一直被公认为是决定房价走势的关键因素,楼价涨跌最终反映的也是实际的供求关系。此次“广七条”中除最后两条“加强行业监管”和“增加信息透明度”外,无论是增加土地供应(新增供应土地和盘活现有闲置土地),还是加快各类新房供应(各类保障房、旧城改造、加快新房审批程序),无不是在加大供应量上做文章,这显然和以往加税、加息等压价措施不同,这是从“抑制需求”向“增加供给”的思路转换,政府也开始尝试通过主动增加有效供给来扭转目前失衡的供求关系,从而实现房价的最终稳定。业内认为,如果“广七条”中年均5公里以上的新增土地供应计划和建筑面积1250万平方米住宅供应总量能够得到保证,再算上各类政府保障房、老城区改造等工程,这些政策到位以后,其年均市场总量将超过15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远高于目前的广州市场的需求量。连续多年的求大于供的失衡格局有望得以扭转,房价可望逐渐趋于稳定。
消费者最关心,但市场人士也最“害怕”或者不愿意回答,那就是“什么时候楼价会稳定?”其实可以将问题稍稍转化——“什么时候住宅市场的供求关系会平衡起来?”因为供求关系平衡就意味着楼价的彻底稳定。广州平均房价的下降,而城区的价格可能还由于供求矛盾会有个上升的幅度.
广七条和广州楼价的下降,其最积极的一面是改变消费者心理预期,在“听取涨声一片”的时候,在全国房价争先恐后上涨的时候,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小,上海通过整治腐败使房价降了下来,郎咸平直言不讳地指出目前中国房地产官商勾结,存在严重腐败,政府、地产商和所谓的专家学者形成“铁三角”,正是这种交错的关系和违规资金操作,正是这种地方政府和地产商的联合垄断,使国家仅靠金融政策难以打破房地产高价的局面。
从房地产业来看,价格的突然升降是不利于其健康发展的,房地产的泡沫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看来政府难辞其责,毕竟中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所谓房地产市场,那么“市场失灵”的幼稚看法就不能蒙蔽我们的思路,广州市长一声吼,房价也要抖三抖,进一步证明了政府与房价的关系敏感性。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