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利益是住房政策出发点


  凤凰卫视财经专访易宪容

  国务院参事室最近组成调研组奔赴全国各地,就房地产问题展开调研,并提出房地产改革建议。这项调研成果将向总理汇报,为下一步的房地产政策提供参考。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牵头组织此事。任玉岭主张,政府应为占居民人口70%-80%的工薪阶层提供经济适用房,少数高收入家庭可以购买商品房。应当将70%的土地供应给经济适用房,其中的30%用作建廉租房,对商品房的管理则可以完全放开。

  易宪容:不赞成为80%人提供经济适用房

  针对国务院参事建议为8成居民提供经济适用房这一消息,社科院金融所专家易宪容在接受凤凰新媒体财经频道专访时说,目前来看,中央相关部门已经看到了房地产存在的问题,但是给8成居民提供经济适用房这种解决办法不对,这样做就又回到了政府包办住房的老路子,容易既无效率又让政府权力集中。一来财政上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二来效率会很低,二是让民众选择住房的余地会很有限,如果房子建的不好,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变成建筑垃圾。毕竟80%这部分工薪族里经济条件也有区别,部分人消费力不低,层次过低的经济适用房他们不一定看的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能完全学习新加坡、香港,他们地方比较小,经济发达,政府实力较强有能力来做。而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多、地域广、发展中国家等。目前房地产开发商把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转化为住房保障体系问题,这是在转移视线,把矛盾都指向政府。看看世界各国,有哪一个大的国家会把居民的住房都由政府的住房保障体系来解决的。在美国廉租屋比重只有3-4%,加拿大也不会超过5%。绝大多数居民的住房基本上是通过市场来解决。

  三普查解决房价问题

  易宪容认为现在最核心的事情是应该让90%以上的人有能力进入房地产市场,即房地产市场要生产作舒适安全绝大多数居民有支付能力的住房。就这一点而言,美国用《住房法》确定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宗旨。因此,中国也要以立法方式让房地产市场成为绝大多数人享有基本居住权的市场。因为,这不仅是现代文明社会对人的的基本要求,也是土地公有制的中国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在这点上,也是与中央政府的和谐社会及民生政府相一致的。因此,中央政府要对以往房地产市场的制度不足全面反思,并以法律的方式把和谐社会及民生政府的基本理念固定在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发展的宗旨中。

  而让中国绝大多数居民都能够进入房地产,就得遏制过高的房价。把房价降下来的正常途径有:通过人口普查、土地普查、住房普查,由此设计出方案,将土地做好基本规划。然后利用信贷、利率的工具把投资清除出去房地产,将房地产定位为消费品,再利用物业税、住房政策(比如每家只准购买一套住房来规范),房价自然下来,完全可以不要经济适用房、限价房。易宪容称政府应该要快刀斩乱麻,果断而为,否则房地产市场复杂的利益关系会越来越难以化解。甚至容易让房地产市场的经济问题转化为政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