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民生岂可弃市场


那种将市场规律弃置一旁、“扬汤止沸”甚至“饮鸩止渴”式的拍脑袋民生政策,说到底难脱“官场秀”的干系,无益于民生问题的根本解决

 

改革开放近30年后,民生问题再次凸显。所不同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共识于用市场手段解决“菜篮子、米袋子”等民生问题,相信市场配置资源的力量;而此次,人们似乎更寄望于政府,一些人甚至认为教育、医疗等新民生问题的“病根”,即在市场化过度。

这实在是很让人担心的一种现实,特别是在政府自身改革滞后,缺乏必要的科学民主决策程序,行政及监督机制又不完备的体制背景下。

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到底是源于市场化过度,还是受累于不充分的、被扭曲的市场化,恐怕是讨论解决之道时我们绕不开的前提。

以医疗卫生领域为例。很多人将“看病难看病贵”、“卫生公平性全球倒数第四”等问题归咎于市场化过度,这样的看法是否客观,颇值深思。

北大周其仁教授曾通过卫生部一组数字的对比来说明问题:

2005年我国用于医疗保健服务的资金总量比1978年增长77倍;其中居民个人现金支出增加197倍,医疗市场需求和消费增加迅猛。与此同时,暴涨的需求却没有带动相应的医疗供给增加。比之1978年,2005年我国医院数量仅增加了1倍(101.3%),医生和床位增加则不到1倍(87.6%和43.5%)。

高利润却没有吸引社会资源进入以降低平均利润率,问题最可能出在准入门槛上。进一步研究后周其仁发现,在有限的供给中,超过80%的医院、95%的床位和90%卫生人员隶属于国有和集体机构;其中又有52.8%的医院、80.1%床位、77%的卫生人员直属于政府办医疗机构。

也就是说,具有明显政府主导特征的医疗卫生市场,不仅“制造”和分享了巨额增长的医疗卫生消费需求,而且对社会资源流入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从而维持了医疗市场供不应求的格局——“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源不是市场化过度,而是市场开放度太低。

高门槛挡住社会资源进入,主管部门的解释无非是“人命关天,必须谨慎”。而这样的理由,与90年代中期电信垄断被打破前一再强调的“国家安全”、90年代后期汽车业开放前一再讲的“产业安全”并无二致。

事实上今天的结果是,部分打破垄断的电信市场让百姓“部分”地享受了实惠,尽管吞吞吐吐,电信价格毕竟还是在降;全面竞争的汽车产业则让百姓“充分”地体会了“上帝”的感觉——更多的车型选择、以及相当于此前一半的汽车价格;而以“人命关天”为由将社会资源拒之门外的医疗卫生领域,却因质次价高的医疗服务、严重失衡的资源分配而广受诘责,三大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也与市场开放度呈现出一致的梯次分布。

当然,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开放市场、增加供给就能解决医疗卫生领域目前被诟病的所有问题,因为其毕竟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品生产领域。但,如果连市场化所必须的基本供求平衡、多元竞争格局都没建立,便将种种问题归咎于市场化过度,且将解决之道建之于这样的判断之上,结果必然是纲目不分、缘木求鱼。

以此视角看教育、春运、城市交通乃至住房问题会发现,尽管成因不同,但优质资源供不应求造成民怨累积是上述领域的共同特征——供不应求导致消费者缺乏必要选择权和议价权,因而只能在任人宰割后怨怼腹诽。

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已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在这一大的框架下,医疗、教育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没有理由、也不可能将自身割裂其外,与之相关的资源衔接也将主要仰赖市场。因而,要想真正解决民生问题,使相关政策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和操作性,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在此基础上再依据行业特性,对“市场失灵”部分进行必要的政策补充,而不是将市场法则弃置一旁,扬汤止沸。

中国近30年的市场化改革进程,既是充分运用经济规律让财富涌流、合理配置资源的过程,也是政府在市场化进程中不断探索市场化调控思路、学习使用“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过程。“有形之手”,不是由政府出面10次、20次地为药品降价,而是要通过对“游戏规则”的调整,引导产业向有益于自身和社会良性运行的方向发展——有报道称,凡是被国家发改委点名降价的药品,不久便会以“同样的价格别样的名字”再现江湖——由于医药链条和用药体制没有改变,限价的结果只能是诚信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无益于“看病贵”问题的根本解决。

事实上,在近年来持续的宏观调控中,政府已取得了很多弥足珍贵的经验,其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不失为很好的镜鉴。而那种将市场规律弃置一旁、“扬汤止沸”甚至“饮鸩止渴”式的拍脑袋民生政策,说到底难脱“官场秀”的干系,无益于民生问题的根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