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人寿之后,平安保险也踏上了“回归”的历程。
在经过路演以及初步询价之后,平安保险的A股发行价格区间确定为31.80元至33.80元,对应市盈率为71.67-76.18倍。相比于中国人寿的94倍、闽东电力的88.69倍,截止目前,平安保险的发行市盈率稳居“三甲”之列。当然,此发行市盈率比其它上市公司还是要高出不少。
中国人寿不仅以高市盈率发行,上市后其静态市盈率也一度达到200倍,市场对中国人寿的热捧缘于它是中国股市的第一只保险股。招商证券的行业分析员曾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人寿上市后一年的目标价位在35元(中国人寿上市后不几日又“拔高”到52元),三年的目标价位为90元。1月9日,中国人寿以全天最低价37元开盘,挂牌的第七个交易日见高49.50元,此后便跌势不止。这其中有市场行情的因素,恐怕更多的是与其股价高企有关。
中国人寿上市前,A股市场如火如荼,股指节节攀升,个股交投活跃,投资者人气高涨。根据的上证指数编制规则,市场上有人认为中国人寿上市将带动大盘冲上3000点的大关。但1月6日,上交所的一纸通知,使这种靠指数的虚涨而见到3000的美梦化为泡影。相反,由于中国人寿的的股价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同,该股出现了30%以上的跌幅,并对大盘的下跌起到了助跌的作用。
中国人寿可谓是这波牛市行情所产生的“畸形儿”。如果是在熊市或者当时的行情没有那么火爆,该股定然也发不出94倍的市盈率出来。尽管中国人寿有“保险第一股”这件美丽的外衣,但在追求价值投资的时代,毕竟目前的市场环境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只是那些被“黑嘴”骗进去的投资者,以后将备受套牢的煎熬了。
股市的“牛劲”显然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新年后的“七道金牌”虽然不完全是针对股市过热,但也不能说与此无关。在股市流动性过剩的背后,是市场的供给严重不足。因此,平安保险之所以能如此的快速“回归”,一方面是其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也与监管层增加市场供给不无关系。
当前A股市场处于震荡整理阶段,平安保险的发行价格区间也低于市场的预期。而机构投资者的趋之若鹜,则表明对平安保险的一致看好。据报道,由于基金公司、QFII等参与询价踊跃,平安的询价单位达137家,询价单位数名列A股IPO第二位,仅次于中国工商银行。
与中国人寿一样,平安保险上市前夕,券商投行的预测价位也纷纷“面世”。某金融股分析师则表示,平安所筹资金可作为对银行进行收购之用。保守测算表明,以发行后股本数73.45亿股计算,2007年的评估价值达3696.69亿元,每股合理股价50.33元。另有多位分析师表示,按照平安33.80元的发行价上限来计算,他们给予平安交易价50-55元的预测。由于贴现率存在持续重估的趋势,有分析师预计,平安未来5年的年回报率为15%,一年的目标价格为62元。
平安保险到底会以何种姿态亮相,相信不久市场会给出答案。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目前股指处于上下两难的境地,基金被大量赎回,市场人气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多方与空方正面临着一场PK对决。中国人寿上市后,曾上演了一曲高开——冲高——回落——跌破首日开盘价——套牢所有投资者的“闹剧”,平安保险是否会重蹈中国人寿的覆辙,我们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