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菩萨银行的解析
此前,曾经写过一篇题为“股市,魔鬼银行之家”的文章,对于银行股上市后对于市场的影响,以及收购重组类的潮流,做了初步的预计。
一命二运三积德四风水五读书,这嘴巴上的德,还是要积的。所以,正式改口菩萨银行,算是对以前的补偿。当然,从魔鬼到菩萨,只是一念之间,其实也并不全在我的嘴巴上。
对于工商银行的估值,自己经历过两个阶段。
一是按照以往的老的安全边际的方法,得出了10到15年,该龙头行的价值大致在3。5元到5。05元之间。
二是深刻地领悟所谓的国际化之后,按照一些流行的方法,对其估值给予了增加。比如,该行业务在全国行业中的重要影响地位,给予利基性的价值增加;该行250万公司客户、1。5亿个人客户,给予价值增加;该行全国有26000个营业网点,将完全有可能因为可能的增值服务,带来利润,给予价值增加;该行有强大的互联网系统,带来战略性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给予价值增加。。。。。。综合得出的结论是,价值应该在4。47-5。97元之间。考虑到目前该股的现金收益率是两位数以上,尤其是,在中央台看见该行的最高领导,对自己企业的服务问题有足够的重视和认识,产生了对于企业领袖的认可,就更是对其豪情满怀,跃跃欲试了。
但是,(中国话里,有趣的词就包括但是,还有如果),当我两次踏入工行的同一个营业部接受服务时,对于其价值的考量,产生变化了。
一个公司的帐户开在工行的“革心”(化名吧)分理处。第一次去办事时,办理一个简单的取备用金业务,耗费了30分钟左右的时间。那天是大雨,即使如此,营业厅里依然需要排队等候。对于我这种不了解银行工作习惯和风情的人,为了等候其下午2点钟准时上班,不得不又增加了半小时的时间。与一些银行的一点钟左右上班比较(不知道正确否),该行还是死板了点。看到电视上滚动播放着工行的股票价格,那时还在5。8元。
今天,又去办理同样的业务,花费了接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看来,估值增加的结果,就是增加客户的时间消耗,这种估值就值得思考了。
上午9点50分,我走进该营业部。由于有了经验,快速地排在目前第三位。当我并不圆满但很高兴地走出营业部时,时间已经是11点。
营业厅里的所有座位大致有20个左右,已经坐满,还有许多人站立。保安提着电警棍到处转,关键地是时不时地突然怎么就晃到了你眼前。电视的内容,不知道是否因为近来股票价格的下跌,而改成了一群美女的理财宣传片,我只记得这些非常年轻的美女天蝎座居多,而我最害怕天蝎座。
为企业服务的只有一个窗口,只有一个服务态度特好,但精力特别无法集中的男服务员。在除开我等候的若干时间之外,他被迫与领导一样的人探讨工作若干次,为熟悉的不排队的客户解释业务两次,招呼客户两次,配合其一般的速度,一个取现服务,用了接近30分钟时间。
在一个好象发行基金的窗口,还排着10多个人的队伍。
。。。。。。
我得出这样的结论:
该行的中层领导服务意识不高,不说为企业的服务人员配置的数量是否足够,仅仅因为听的出他经常和营业员说的话以及频率,而且全然不顾顾客的体验感受,急他自己所急,就知道他的领导能力和水平了。
该行的信息系统可能速度比较慢,那么估值就可能要打折扣了。
该行的服务水平并不高。专门服务的一个引导员很大声地和一个不太懂银行业务的老军人争辩,大意强调的是,客户的问题,是另外一个叫西校(化名)的营业部的问题,跟他们无关(那一个营业部难道不是同一个工行吗?)。至少品牌维护和员工素质,还是有所折扣。其嗓门之大之锐利,连胆大的我都胆寒。
这么多人等候,至少表面上和短期内,服务需求还是旺盛的。可能也得益于该行的市场营销。但是,离开了服务的根本,营销完全有可能成为毒药。
企业构想的实现,决定于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不是仅仅是一个领导(尽管也非常重要)。
增值服务和利润,取决与服务的能力和容量,时间和速度比较重要。
看来,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实质性的变化尽管已经开始,但远远还没有到来。工商银行的两个营业部,真的需要洗心革面,把国家总行的政策学习好。
今天最关键和最大的收获,是得知该营业部没有可为企业支取的现金(你千万别觉得搞笑)。好在用半小时,把备用金转到个人帐户上也算是不错了。这是不是一个什么信号:在一个一片歌舞升平,形势大好的舆论氛围中,流动性过剩,带给我们的竟然是没有现金?以现金为主要产品和服务媒介的企业,传统都没有了,未必是准备一步登天,直接到达金融数字化的西方了?
现金,是否用于傻拉热窝保卫战去了?
一个高兴和喜悦的问号。
(2月8日)
此前,曾经写过一篇题为“股市,魔鬼银行之家”的文章,对于银行股上市后对于市场的影响,以及收购重组类的潮流,做了初步的预计。
一命二运三积德四风水五读书,这嘴巴上的德,还是要积的。所以,正式改口菩萨银行,算是对以前的补偿。当然,从魔鬼到菩萨,只是一念之间,其实也并不全在我的嘴巴上。
对于工商银行的估值,自己经历过两个阶段。
一是按照以往的老的安全边际的方法,得出了10到15年,该龙头行的价值大致在3。5元到5。05元之间。
二是深刻地领悟所谓的国际化之后,按照一些流行的方法,对其估值给予了增加。比如,该行业务在全国行业中的重要影响地位,给予利基性的价值增加;该行250万公司客户、1。5亿个人客户,给予价值增加;该行全国有26000个营业网点,将完全有可能因为可能的增值服务,带来利润,给予价值增加;该行有强大的互联网系统,带来战略性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给予价值增加。。。。。。综合得出的结论是,价值应该在4。47-5。97元之间。考虑到目前该股的现金收益率是两位数以上,尤其是,在中央台看见该行的最高领导,对自己企业的服务问题有足够的重视和认识,产生了对于企业领袖的认可,就更是对其豪情满怀,跃跃欲试了。
但是,(中国话里,有趣的词就包括但是,还有如果),当我两次踏入工行的同一个营业部接受服务时,对于其价值的考量,产生变化了。
一个公司的帐户开在工行的“革心”(化名吧)分理处。第一次去办事时,办理一个简单的取备用金业务,耗费了30分钟左右的时间。那天是大雨,即使如此,营业厅里依然需要排队等候。对于我这种不了解银行工作习惯和风情的人,为了等候其下午2点钟准时上班,不得不又增加了半小时的时间。与一些银行的一点钟左右上班比较(不知道正确否),该行还是死板了点。看到电视上滚动播放着工行的股票价格,那时还在5。8元。
今天,又去办理同样的业务,花费了接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看来,估值增加的结果,就是增加客户的时间消耗,这种估值就值得思考了。
上午9点50分,我走进该营业部。由于有了经验,快速地排在目前第三位。当我并不圆满但很高兴地走出营业部时,时间已经是11点。
营业厅里的所有座位大致有20个左右,已经坐满,还有许多人站立。保安提着电警棍到处转,关键地是时不时地突然怎么就晃到了你眼前。电视的内容,不知道是否因为近来股票价格的下跌,而改成了一群美女的理财宣传片,我只记得这些非常年轻的美女天蝎座居多,而我最害怕天蝎座。
为企业服务的只有一个窗口,只有一个服务态度特好,但精力特别无法集中的男服务员。在除开我等候的若干时间之外,他被迫与领导一样的人探讨工作若干次,为熟悉的不排队的客户解释业务两次,招呼客户两次,配合其一般的速度,一个取现服务,用了接近30分钟时间。
在一个好象发行基金的窗口,还排着10多个人的队伍。
。。。。。。
我得出这样的结论:
该行的中层领导服务意识不高,不说为企业的服务人员配置的数量是否足够,仅仅因为听的出他经常和营业员说的话以及频率,而且全然不顾顾客的体验感受,急他自己所急,就知道他的领导能力和水平了。
该行的信息系统可能速度比较慢,那么估值就可能要打折扣了。
该行的服务水平并不高。专门服务的一个引导员很大声地和一个不太懂银行业务的老军人争辩,大意强调的是,客户的问题,是另外一个叫西校(化名)的营业部的问题,跟他们无关(那一个营业部难道不是同一个工行吗?)。至少品牌维护和员工素质,还是有所折扣。其嗓门之大之锐利,连胆大的我都胆寒。
这么多人等候,至少表面上和短期内,服务需求还是旺盛的。可能也得益于该行的市场营销。但是,离开了服务的根本,营销完全有可能成为毒药。
企业构想的实现,决定于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不是仅仅是一个领导(尽管也非常重要)。
增值服务和利润,取决与服务的能力和容量,时间和速度比较重要。
看来,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实质性的变化尽管已经开始,但远远还没有到来。工商银行的两个营业部,真的需要洗心革面,把国家总行的政策学习好。
今天最关键和最大的收获,是得知该营业部没有可为企业支取的现金(你千万别觉得搞笑)。好在用半小时,把备用金转到个人帐户上也算是不错了。这是不是一个什么信号:在一个一片歌舞升平,形势大好的舆论氛围中,流动性过剩,带给我们的竟然是没有现金?以现金为主要产品和服务媒介的企业,传统都没有了,未必是准备一步登天,直接到达金融数字化的西方了?
现金,是否用于傻拉热窝保卫战去了?
一个高兴和喜悦的问号。
(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