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A股指数已经临近5200点了,许多股票已经涨疯了,在这样的市场中,投资者的确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心理素质磨炼。近期以来,市场的看空呼声越来越高,利空因素也是接二连三,先是国内市场通货膨胀加剧,消费指数连创新高,银行多次提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也是一再调高;然后是周边市场纷纷下跌,美国的次级债市场风波,更是几乎引发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这些因素都构成了对中国证券市场很不利的环境因素;与此同时,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也在加快,日前国家率先在天津渤海新区开始进行国内投资者进入香港市场进行股票投资的试点,据估算,此门一开,国内资金一年内至少将有3000亿流入香港股市,另一方面,香港红筹股的回归进程也在加快,中石油、中移动、中建行等巨无霸都已明确表明将回归国内的A股市场;此外巨额特别国债的发行在即,这些都将导致国内股市资金严重分流的重拳,居然未对国内的A股市场强烈的向上势头产生多大的影响。
看过许多权威的股市形势分析,比较一致的观点是,目前我国的股市是典型的资金市、机构市,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市值占A股市值总额的44%,由于国内通胀的压力导致银行利率呈现负值,以致不断调高利率,而美联储利率的不断调低,导致国际市场热钱因人民币升值加剧而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大陆市场。同时,由于中国多达十几万亿庞大的储蓄基数,在股市投资收益颇丰这种财富梦想的示范效应下,正在通过购买基金等投资渠道进入A股市场。在这样如此丰富的资金背景下,股市在强大的资金推动下,屡屡创出新高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但现实的问题是,股市投资是对上市企业的价值投资,由于现在沪市市盈率已经近60倍了,估值水平实在有些高了,尽管在源源不断的资金推动下,股指仍然在连创新高,但毕竟泡沫已经比较多了,在这样的市况下,风险随时都可能降临。尽管有人说,股市中99%的人都在投机,所谓的投资价值不过是一种说词而已。但泡沫毕竟是泡沫啊,吹大了的泡沫早晚是要破灭的,这是再简单不过的常识。身在市场其中,当然始终应该保有一份清醒和理智,因此尽管各路股评家们仍然是看高一线,6000点、7000点,乃至10000点,都有人在大胆预言,但此时的投资者还是应该抑制内心的那份贪婪,强化必要的风险意识。毕竟真正能实现逃顶的高手是鲜见的,与其无奈的坐“过山车”,不如见好就收,落袋为安啊。
股市中充满了诱惑,它将人的内心中与生俱来的贪婪本性暴露无遗,但人又是理性的,在即将到来的风险面前(尽管这个风险并非是漫漫熊市,而只是牛市中的又一次调整),消除侥幸心理,防患于未然,即刻减仓,留一份主动在手中,这样就可使自己进退自如,涨能够继续享受收益,跌能够有能力逢低杀入,扩大战果。我的体会是,股市不需要小聪明,在如今信息高度透明的情况下,也同样没必要去到处寻求小道消息,重要的是顺势而为,重要的是审时度势。
比如,在市场连续突破历史高位、气势如虹的情况下,留一份清醒在心中,就显得格外必须。作为投资者,永远要面临利益和风险的取舍,在这样的取舍关头,理性的选择当然就是:保全既得的现实利益,回避可能的市场风险。同时根据个人承受风险的能力不同,而作出不同的利益取舍,困难的是,在进行这样的选择时,人固有的贪婪本性往往使人奢望两全其美,其结果则要面对“一场空”的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