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无霸”并不能体现公交为民思想


 

从今年初的上海公交“巨无霸”浓墨重彩面世到26日重庆的公交“巨无霸”亮相,国内似乎掀起了一阵公交“巨无霸”集体亮相的浪潮,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的公交“巨无霸”纷纷亮相。然而,公交“巨无霸”的面世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首先,公交“巨无霸”在采购上就必须得面对高昂的资金问题。公交“巨无霸”的这笔采购资金是由公交企业承担还是由政府承担,还是两者一起承担。如果只是由公交企业来承担,那么乘坐公交“巨无霸”的费用是不是要相应提高,除了观光旅游的之外,有谁还整天去乘坐公交“巨无霸”?

正如上海的一位专家指出,“若没有相应扶持政策的出台,公交企业对BRT(快速公交系统)项目的兴趣将非常有限。”一辆18标准BRT公交的价格区间在120万至200万人民币;而目前一辆普通中高档城市客车的单价则为60万至80万元。高昂的“巨无霸”采购价格若只是由公交企业承担,则很有可能导致乘坐公交的费用上涨,这显然要与公交本身的作用发生冲突,与公交“巨无霸”的初衷适得其反。高昂的采购价格导致乘坐公交价格的上涨也可能引起一些链锁问题的出现,比如近来提倡的“无车日”要早日实现就将成为泡影。

当然,宽敞和高科技的公交“巨无霸”也给乘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感觉。比如舒适、安全感等。然而,在这些新感觉的背后也会有很多难以解决的麻烦。

众所周知,重庆是山城。而据重庆客车总厂的有关人士介绍,高九路公交车车长12,比普通公交车长了2~4;宽2.55,一般公交车宽不会超过2.5。重庆的公交“巨无霸”一车就可以装下120人,这样的公交车在山城载着这么多人还能快速行驶起来吗?退一步说,重庆的公交“巨无霸”能快速行驶起来(时速90千米),那也是要把乘客吓个半死的。

公交“巨无霸”不能在公路上顺畅而快速地行驶,这是所有城市面对的问题,即便是宽阔无比的首都北京。一辆18长的公交车堵在路上——整条路就会像台 “死机”了的电脑。当然,公交“巨无霸”也并不是没有解决其顺畅通行的办法,那就是拓宽马路。假如真要是拓宽马路,笔者以为,除了北京没有哪个城市不需要因为公交增添了“巨无霸”而不须扩建原有公路。

公交“巨无霸”的集体亮相并不是件好事,因为体现公交为民的思想不一定要通过“巨无霸”来实现。那些想采购公交“巨无霸”而未采购的城市,不妨从提高公交运能、降低乘坐公交费用开始做起,让人民真正喜欢上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