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故事
昨天,也就是央行决定提高第二套房首付的前一天,碰巧和两个朋友聊房价。
第一个朋友在IT行业,公司高管,年薪颇高。可惜挣钱的门路越多,花钱的时候越少。钱多了自然要存起来,像她这样的聪明人自然不会把钱放在银行贬值,买股票基金是一个方向,可惜没功夫打理,也不可能把钱都投进去。这剩下的钱毫无疑问准备投向房地产。从她问我的三个项目看,有普通住宅,有商住两用,大有“一锅端”的气势。今天问她提高首付的事,半晌无言,因为这事跟她基本没有任何关系。凡是关心首付的,都是有意要贷款的人,要么是钱不够,要么是想借银行的钱生自己的钱。像我的朋友这种纯粹钱多了没处放,买房但求保值增值的人,自然是全款现付。因此,对于类似这种通过各种渠道挣了钱,寻找一个保值渠道的人来说,提高首付没有任何意义,该买的房还会买,该投资的照旧投资。
真正有影响的是两类人:一是贷款炒房的,而且是实力不强的炒家,这是防范银行金融风险的需要,对于抑制投机也有一定作用;二是贷款买房的,这部分属于真实需求,也是被“大杀器”殃及的池鱼。
另一个朋友的故事也颇具代表性。这哥们属于外地来京人员,前年在北京大北郊咬牙买了套房,四处借贷,最近刚刚把借本人的3000块还掉,其他的欠款也基本还清。为啥有钱了呢?人家把老家的房子卖了一套。像这哥们这种情况,要刚上现在提高首付,买房就没有可能了。提高首付影响的,就是这类刚有点钱,但是钱又不够的人。
两个疑问
要说这哥们没钱,也是冤枉了他。这小子现在在老家有三套房,卖掉一套还有两套,加上北京的一套,简直就是地主。可是,在北京购房,人家是第一套。
所以关于第二套住房的认定也是一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央行的文件里是这么写的:“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这里大有玄机。抛开城际的房产问题,笔者仍然有两个问题:
1、如果你已经有5套房,但是没有贷款,所以你要贷款的话,是不是应该不受影响?但是,这只是笔者的推测,银行那边如何解释,还不得而知。
2、如果你已经贷款买了房,但是已经全部还清,那么再贷款受不受影响呢?笔者的同事,专门就这个问题请教了银行,答复是这样的:如果执行得严一点呢,就不贷,松一点呢,就放你一马。
对于这两个非常急迫的问题,银行方面至少要等到“十一”长假之后才能给与答复。在这方面,银行都在观望,谁都不希望自己第一个出台措施。如果松一点,央行就有可能质问你为什么不严格执行央行的政策;如果严一点,人家要是松了,贷款都跑到人家那儿去,自己岂不是亏大发了?
不过,笔者愚见,银行更倾向于“松一点”,毕竟银行不是没钱,而是急于为资金找出路。央行的政策带有很强的非市场因素,真正落实下来不容易,所以有时候需要“网开一面”。
2007年9月28日星期五
昨天,也就是央行决定提高第二套房首付的前一天,碰巧和两个朋友聊房价。
第一个朋友在IT行业,公司高管,年薪颇高。可惜挣钱的门路越多,花钱的时候越少。钱多了自然要存起来,像她这样的聪明人自然不会把钱放在银行贬值,买股票基金是一个方向,可惜没功夫打理,也不可能把钱都投进去。这剩下的钱毫无疑问准备投向房地产。从她问我的三个项目看,有普通住宅,有商住两用,大有“一锅端”的气势。今天问她提高首付的事,半晌无言,因为这事跟她基本没有任何关系。凡是关心首付的,都是有意要贷款的人,要么是钱不够,要么是想借银行的钱生自己的钱。像我的朋友这种纯粹钱多了没处放,买房但求保值增值的人,自然是全款现付。因此,对于类似这种通过各种渠道挣了钱,寻找一个保值渠道的人来说,提高首付没有任何意义,该买的房还会买,该投资的照旧投资。
真正有影响的是两类人:一是贷款炒房的,而且是实力不强的炒家,这是防范银行金融风险的需要,对于抑制投机也有一定作用;二是贷款买房的,这部分属于真实需求,也是被“大杀器”殃及的池鱼。
另一个朋友的故事也颇具代表性。这哥们属于外地来京人员,前年在北京大北郊咬牙买了套房,四处借贷,最近刚刚把借本人的3000块还掉,其他的欠款也基本还清。为啥有钱了呢?人家把老家的房子卖了一套。像这哥们这种情况,要刚上现在提高首付,买房就没有可能了。提高首付影响的,就是这类刚有点钱,但是钱又不够的人。
两个疑问
要说这哥们没钱,也是冤枉了他。这小子现在在老家有三套房,卖掉一套还有两套,加上北京的一套,简直就是地主。可是,在北京购房,人家是第一套。
所以关于第二套住房的认定也是一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央行的文件里是这么写的:“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这里大有玄机。抛开城际的房产问题,笔者仍然有两个问题:
1、如果你已经有5套房,但是没有贷款,所以你要贷款的话,是不是应该不受影响?但是,这只是笔者的推测,银行那边如何解释,还不得而知。
2、如果你已经贷款买了房,但是已经全部还清,那么再贷款受不受影响呢?笔者的同事,专门就这个问题请教了银行,答复是这样的:如果执行得严一点呢,就不贷,松一点呢,就放你一马。
对于这两个非常急迫的问题,银行方面至少要等到“十一”长假之后才能给与答复。在这方面,银行都在观望,谁都不希望自己第一个出台措施。如果松一点,央行就有可能质问你为什么不严格执行央行的政策;如果严一点,人家要是松了,贷款都跑到人家那儿去,自己岂不是亏大发了?
不过,笔者愚见,银行更倾向于“松一点”,毕竟银行不是没钱,而是急于为资金找出路。央行的政策带有很强的非市场因素,真正落实下来不容易,所以有时候需要“网开一面”。
2007年9月28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