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北克成“国中国”的启示


魁北克成“国中国”的启示 !

据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报道:加拿大总理哈珀提出,在加拿大内的魁北克可以成为一个独特的邦国的动议,已经在国会获得260席以上议员的支持,只有不到20名议员投了反对票。前所未有的事情是,加拿大左右立场不同的四个政党,其中包括魁独政党魁人政团,都投下了赞成票。

魁北克的统独之争由来已久,历史上,魁北克的确和英国、加拿大有所不同。现存的魁北克省脱胎自17世纪法国在北美洲的殖民亍K孀?lt;span lang="EN-US">15-17世纪英国人在北美洲势力的水涨船高,本来早在1623年已在现今魁北克城(Quebec City)建立殖民地的法国殖民者节节后退。英国其后在1758年的七年战争中攻克魁北克城,并在1763年的巴黎和约中正式取得魁北克的统治权。

 被攻克后的魁北克初时推行强迫原法国血统居民同化政策。但是,随着美国独立战争爆发,英国国会为防魁北克心怀不满的法裔住民会协助南方的13州殖民地起兵反抗,故在1774年通过议案,容许法裔住民保存本身的文化和语言。在1791年,由于在美国独立战争下大批保皇党难民涌入,新的宪法法案(Constitutional Act)把原魁北克沿渥太华河上下分界成为/下加拿大下加拿大成为现代魁北克的核心部份。从此,英法文化之争就成为缠绕加拿大不去的一大问题。

现代的分离主义运动溯源于1973年,涉嫌袭击英国驻加拿大最高商务代办的“魁北克解放阵线被加拿大当局以战争时期法”(War Measure Act)镇压下去。在1977年,以René Lévesque为首的魁北克人党”(Parti Quebecois)第一次赢得大选上台,并推出官方语文法,把法语定为魁北克官方语言,并把加拿大的统独之争推向前台。

其后至今,加拿大的统独之争一直在法国文化是否一个完全独特的不能处于英语区不公平的强大影响下的文化的问题下兜圈。无论是魁北克人党,或是其后扮演了加拿大民进党角色的魁人政团(Bloc Quebecois),都尽力使魁北克在无论是福利,文化甚至细微地方如公路里程等都和英语区分别开来。

不过,值得称道的是,游戏的双方都十分看重法律程序。魁北克两大政党固然不断在钻加拿大宪法的空子,不断通过种种索求和地方立法,来和加拿大的联邦政府拉锯。加拿大联邦当局也没有借联邦权力向魁北克强加联邦的权力代表。事实上,在1995年统独公投战火正浓的时刻,加拿大当局的情报机关加拿大国防情报局(CSIS)也面临随时要撒走蒙特利尔(Montreal,台译满地可)办事处的问题。

为抑制未来的公投,加拿大政府在2000年也通过了清晰法案”(Clarity Act),在宪法上订明魁北克独立必需取得大多数同意,任何公投问题必需清楚明确,而联邦政府将可全权决定以上两个条件是否存在。不过,魁人政团和魁人党都表明会坚决反对。

   在联邦层面上,统独的问题也以政党间的竞逐来解决。在民主讨论的气氛下,魁北克的主流民意反而倾向留在加拿大,而不是追随独立派系脱离加拿大联邦。他们都认识到,处身在加拿大联邦的大架构下,独立反而会大大扰乱原来的政经秩序,单是如何发行新货币已可以严重挫伤一个独立魁北克的经济。

    面对魁北克在国会的魁人政团(Bloc Quebecois)准备再次挑起魁独地位争议,以及自由党和新民主党领袖选举也将其视为重要竞选纲领的情况,加拿大总理哈珀发起了先发制人的动作,在魁北克人党”(Parti Quebecois)和魁人政团(Bloc Quebecois)的基础上,前进一大步,提出了国中之国的动议,并赢得了重大共识。

在一个和平的讨论环境下,一个本来就有本身文化和语文的民族,竟然选择留在另一个强大得多的文化的包围下,这在地球这一边相当重视名份正统的中国人来说,怕是相当难以理解的事。另一方面,加拿大的经验也告诉了中国人,通过一个和平的共同架构进行讨论,完全放弃大吃小或一边吃掉另一边的想法和做法,是和平统一的不二法门。一个加拿大式温柔敦厚的统独之争,是未来大中华中国人应当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