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增值税能降房价?笑话!
土地增长税要清算了。清算的意思是,这钱过去就该收,只不过我高抬贵手没收你的,现在到时候了,老帐新帐一起算吧。
1993年的《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到2007年才想起来要清算,这“暂行”的时间也忒长了点儿。充分说明了中国法律法规的弹性有多大——基本上,你想要它多大,它就有多大。
土地增值税的实质是什么?是资本利得税。你投资升值赚了钱,政府要从中抽一个比例。从《暂行条例》的规定看,抽的比例相当高——最低一档都要30%。这种做法有传统,可以追溯到先行者孙大总统那里。他老人家说过,土地涨价要归公。为啥?因为据说可以防止土地兼并。
当然了,现在抽这个税肯定不是为了防止地主把农民的地买光。现如今中国最大的地主是政府,任你有天大的本事,能把政府的地买光?
孙总不懂经济。土地涨价归公,就是说赚了是国家的,亏了是自己的,那就只有傻瓜才投资买地。没人买的东西就不值钱,农民就那点家产,还弄得不值钱,孙总是帮农民还是害农民?
扯了半天,还没扯到房价。现在开始扯!
地是政府的,卖的只是70年使用权,等于70年租金一次付清。土地转卖的价值,等于剩余年限使用权贴现的总价值。这个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既然土地不是我的,所有权不在我手上,为什么转卖还要交增值税?不是已经有所得税了吗?
你的东西卖给我,增值贬值就不关你的事了,这是常识。决策自理,风险自担,凭什么赔了是我的,赚了就是你的?孙大总统生在100年前,不懂这个理,如今是21世纪了,怎么还不懂?
刚才说了,政府将土地公开出让,其对价是70年使用权价值的贴现。这个贴现,已经包含了今后70年的风险贴水。就是说,政府在卖地的时候,已经将风险和收益一并打了包。卖了地又追讨增值税,算不算一物两卖?
别跟我扯什么国际惯例。发达国家确实也有资本利得税,土地转让的利得也的确要纳税。但人家的地都是私人的,政府从来就不卖地,也无地可卖,只是对投资行为抽一点税。这跟中国把地卖了还要追着人家把升值部分要回来,完全是 两码事。
按这个逻辑,就是横竖地皮是我的,卖了给你也还是我的。这叫什么逻辑?
这种逻辑作用到房价上,就只有一个效果,涨!
老百姓先不说,只说开发商。土地储备是没必要搞那么多了,自己花钱替别人打工,这种傻事谁干?稍微存点儿,保证公司有工开,职工有活儿干,这就行了。那么今后的土地供应,可就全指望政府的“招、拍、挂”了。因此,房价与地价的联动关系,会更加敏感和直接。这么说吧,等现在的土地储备消化完了,以后再看房价走势,只要看土地出让价就差不多了。
有人说收了土地增值税,开发商可能会降价,反正赚了也是政府的,不如少赚点卖快点。蠢就一个字!哪有这么算账的?企业只能设法少交点税,哪有因为收税就不干活的?
关键在于扣除项目。土地增值税的算法其实简单,就是把销售收入减去相关成本,剩下的按超额累进比例算纳税额。那么成本越高,增值额的分摊就越少。土地价值在一定期限内的增值幅度,基本上是个定数,有市场价格可资参考,只要将产品做精,档次做高,成本就可以放大,在超额累进的计算方式下,税自然就可以少交。
结论是,既然户型不能做大,土地增值税又跑不了,那就把档次做高好了。有个专家的分析对,就是以后大家都会做精装修。不仅要精装修,而且要越装越精,最好送全套高级家具家电。
这么着,你说房价会涨还是会跌?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