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啥说啥,坏处何在


  
  段拥军

  有什么说什么,你这样说他那样说,尤其是报刊网络乱哄哄一片,有什么坏处呢?

  有这样几个坏处

  一、走漏消息。当年,我们大庆油田的具体位置、石油钻探技术水平等重要的经济技术情报被日本有关方面获知,开放以来我们许多独家技术和工艺被外国人偷走,就是因为一些国人没有保密意识,乱说乱照。在报道大庆油田事迹的画报上留下了较多可以佐证日本人猜测的信息资料,在介绍自己企业情况的发言中,不留神将自己的工艺流程也讲了出来。以前社会主义国家处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我们任何一点不好的事情发生,一旦被敌方宣传部门掌握了,都会成为攻击人民政府、攻击社会主义的炮弹或者口实。比如突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与经济损失的数据,政府高层的人事变动,一些影响较大的政治经济事件等等,都是这样的东西。

  二、影响信心。当我们全力推行合作社人民公社、坚决割资本主义尾巴之时,当我们全力批判苏联修正主义、批判“三自一包”、利润挂帅的时候,如果允许一些思想糊涂乃至别有用心的人,说怪话说风凉话,尤其是将看似有理有据、实则修正主义的东西发表到报刊上,那将会给政府的中心工作带来多么大的影响!对于人们坚定集体化与社会主义信念,对于人们坚持三面红旗、人民公社的政策主张,会带来多么大的负面作用啊!在急需要鼓气鼓劲的时候,说“这里有困难那里不合适”的实话,发表“这样的政策做法存在缺陷”的商榷意见,或者说些讽刺话、看笑话的话,肯定会影响人们的斗志、人们的信心,干扰既定政策的实施。

  三、影响稳定。稳定包括多个方面,既有经济产值、经济数据的稳定,也有社会治安社会风气的稳定,还有人们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的稳定。经济收入不高,物质生活条件不好,不一定就不稳定。关键是要人们怎么看这样的现实,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如果把它看成是我们思想觉悟不高、干劲不足带来的,看成是科技水平的必然限制,看成是帝国主义封锁包围造成的,看成是实现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人们的思想就不会动摇,既定信心信念的稳定就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我们的社会总是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总是造成各种各样不该造成的损失,应了敌人的预言,给了敌人造谣惑众的口实,那就会给我们的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有敌情观念、阶级斗争观念,对敌人有利、对我们群众的信心信念有打击的事情、问题,要少说少写少登;对我们群众有鼓舞有振奋的事情要多说多写多报道。的确,在那样一个冷战与阶级斗争环境下,各类突发性的事件信息报道,搞得不好是会影响稳定的。

  问题需要重新认识

  新时期的实践证明,上述固有认识和结论有的并不正确。有的即使有些道理,随着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已经不适用了。

  首先,不同观点的争峰辩驳并不影响科学合理的政策主张的执行与选择。人们对于政策选择及其执行的信心,不是依靠不动脑筋的人云亦云,不掌握全面情况的盲目乐观,否认事实、无视事实的鸵鸟思维(鸵鸟遇事把自己的头埋入沙丘,以为这样别人就看不见它了)来支撑的。新时期几乎每一项重大决策,都是在议论纷纷、不同乃至反对意见很多的情况下做出的、实施的。不论是实施农村大包干,还是建立股票市场、开办经济特区,或者是建立三峡大坝与国企转制,都是如此。

  不同意见增加了我们决策的完善程度,决策执行的审慎程度。并没有影响正确的符合实际的决策与主张的制定实施。重大决策不合理的方面常常被纠正,缺陷较大的公共决策时常被否定,各方面的不同意见、不同观点,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被考虑和吸收,这些是党和政府对自己从事的改革事业认真负责、充满信心的表现。所带来的最终结果是: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改革政策主张的认识与信心。而在过去,我们任何一项政策主张的制定出台,都严禁反对声音,决不允许人们或者报刊议论纷纷,这样做的结果是:既定政策主张不合理的方面、存在的缺陷,不能及时被决策层认识,暴露出的问题、出现的失败,也不为大多数干部群众知晓。上下皆为盲目的乐观情绪主导,最终出现的是事业的重大挫折,人民群众的信念遭受沉重打击。

  事实上,任何时候,政策选择、执行的信心和力量,依靠的是政策主张本身的合理性、现实性、科学性,而议论纷纷和不同意见,正是保证政策主张具备这些特性的重要因素。不会因为有人反对大包干政策、反对修筑三峡大坝的决策,这些政策就是错误的,这些主张和决策就执行不下去。反之,也不会因为没有人反对人民公社体制,没有人非议大炼钢铁的做法,这些政策和做法就是正确的,就一定能够坚持始终。

  其次,很多事件、现象的报道,在今天的时代早已不存在泄漏机密的问题了。

  国防宣传上,过去我们对许多军事知识、军用信息和国际间军事冲突事件,总是讳莫如深、严格保密。开放之后我们才发现,以前保守的许多军事机密,在国际上早已是人人皆知的现代军事常识。许多现代化的兵器,现代军事技术,国际上或历史上的战例,都不是那么神秘的东西。近些年来,国家放开限制,有关方面的杂志登载和报道了大量这些方面的内容,不仅没有泄漏我们的军事情报,反而大大增加了广大青少年的国防知识。过去,对于自然灾害、社会事件、政府人事变动、国家政策调整等多方面的信息,因为与西方各国处于敌对状态,我们进行适当的保密,有一定道理。但是超过了一定限度同样没有必要。

  今天,在社会开放、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条件下,类似信息的保密就没有多少价值了。因为许多事件、现象的发生根本保不了密,人们拥有各种手段和渠道获得相关信息。当事人不主动通报情况,还会让虚假和不正确的信息大量传播,造成被动。原先许多信息保密是为了对敌斗争的需要,今天保密则会影响政府的声誉和形象。比如自然灾害、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就是第一时间及时报道,接受国内外的救援与帮助。延误或者不报道,既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又会减少救援的力量,还有损人民群众和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造成不应有的误解和批评。重大社会事件的爆发与处理,重大政策的调整与改变,及时报道,既有利于相关人士调整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预期,又能对各部门各级组织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减少了人们的盲目猜测和以讹传讹的虚假信息对公众和社会产生的误导与损害。本来只有30人参与的事件,被猜测为300人;本身只是某项政策的一个细节作了补充,流传的信息则是:这项政策整个变了,不执行了。

  第三,让人有什么话都说出来,会不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呢?

  应该说不会。社会稳定需要正确的政策、严格的法制、有力的行政执行能力,以及百姓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对社会事务合乎情理的认识。各方面的人士或者说广大群众,因所处的阶层与社会地位不同,持有的价值观不同,对同一社会事务、现象,拥有不同的认识和感觉,本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社会言论及其表现的报刊文章,正是这种不同与差异的观念反映。透过不同的说法、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理解社会事务,领导者可以得出更少片面性和更少局限性的结论。

  另外,社会各行业、各方面的人士有什么要求、意见都说出来,既可以让决策者看到不同人群的利益所在与利益差别,又可以通过言论的释放与交流,对人们的心理和情绪起到熨平作用。许多有思想问题的人,有不平和不满情绪的人,让他窝在心里的话说出来,尤其让他与利益相关者对话交流,往往能化解矛盾,减少对立。以前,我们用战争年代的方式看待各种各样的言论,往往将一些普普通通的观点、说法、意见,作上纲上线的理解;将一些批评言论、与主流观点不同的言论,当作是别有用心者的宣传鼓动,看作是阶级斗争新动向,看作是资产阶级在同无产阶级争夺舆论阵地。历史表明,这种对待言论的不切实际的态度方法,造成了革命同志之间、人民群众之间、干群之间许许多多矛盾和误解,带来了令人痛心的后果。由此获得的思想统一、群众拥护是不真实的。由这种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报刊舆论所体现出的社会稳定,是表面的,并非真正的稳定。

  新时期,人们思想活跃、社会变化加快,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增多,人们的流动也频繁了,思想言论的开放程度较之过去不可以道里计。社会中不仅有政府的声音,也有民众的声誉;不仅有市民的声音,也有打工农民的声音;不仅有事件责任人的声音,也有事件受害者的声音;不仅有坚决支持现行政策的声音,也有极力反对现行政策过去被称为“反动”观点的声音。从公开出版物到地下出版物,从国内出版物到海外出版物,从私下的议论到网络的帖子,不同声音的出现不仅没有引来多少不稳定,反而促进了决策者考虑不同意见、倾听不同声音。人民群众在这种纷纷扰扰的舆论氛围中,知道的事情多了,对一些现象的认识平和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了。

  过去,之所以一句真话、一个消息都会带来震动,是因为左的政策主张本身就漏洞百出、不能自圆。一句非议它的声音,便会令这些政策的不合理暴露无遗;一个真实的信息,也会令平时大量的不切实际的宣传作用丧失。道理很简单,对于“人民公社”这样弊端很多、农民群众很不情愿坚守的制度,一两句讽刺话和大实话,即足以使它的正常运转受到很大影响。但是对于大包干这样符合实际、农民群众真正欢迎的体制,就是反对声音不断,就是非议者众多,也还是档不住它的发展与普及,影响不了人们追求它的动力与热情。总而言之,纷纷扰扰的言论,是不会影响科学合理的政策的执行,以及科学合理的体制的建设与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