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知太史院事叶清臣记略云……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忠懿王钱俶常夜泊海上。风雨骤至,草莽间祥光烛天,钟梵隐然。询其地,古龙华寺基也。遂命大盈庄务将张仁泰赍金重建。
两相对照,余先生描述的那个故事,不就从这里翻译过去的吗?可惜的是,他既不熟悉五代史,不知道吴越忠懿王名叫钱俶;又不通训诂,不了解“钱俶”后面的“常”字可以通“尝”,表示“曾经”的意思。他只认为“常”就是“经常”,忠懿王这次是偶尔“夜泊海上”,正遇“风雨骤至”、“祥光烛天”,“常”在这里讲不通,于是便想当然地把它往前面的“俶”字上靠,造出了一个史无其人的“钱俶常”。这样低级的差错,在我几十年的读书生涯中,可以说从来没有遇到过。想着想着,我又不禁为余先生惋惜起来。这个释道渊也真是!你干吗不再提一下“钱俶”呢?只要你在另外什么地方再提他一次,后面不跟那个“常”字,我们的余先生就绝对不会出这个洋相了,我可以保证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