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会老


我们目前所生活的时代,人们赋予它各种各样的名称:后冷战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国际互联网时代和全球化时代。今天,请允许我再增加一个名称,即:长寿时代。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我们都会老

 

冷秋

 

  一位老人透过窗户看到儿子正在为孙子喂饭,而老人饿着肚子没人照顾,于是,老人望着窗外的儿孙哀叹:"隔窗望见儿喂儿,忆起当年我喂儿;今朝我儿把我饿,只怕来年饿我儿。"这是我在儿时听到的揪心故事,如今回味起来,那个儿子用现在的话来说:真是欠揍。

  事隔多年,我已身为人父,记忆深处难以飘逝的往事,是我每当在大街上或在亲人间争吵时听到"你这个老东西""老不死的"话,那个故事又把我的记忆伸进了儿时的光景。儿时的我,看到从田间辛劳归来的母亲,就与母亲说:"妈妈,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让你享福。"而妈妈回答:"长大不给我气受就行了。"现在想来,妈妈的话真说到了点子上。

  此时此刻,我坐在办公室里,用手中精致的键盘敲下这些文字时,遥在千里之外的妈妈和一生心里只有工作的老爸却无人照料。我想,我是不是也欠揍了,是不是在演绎着上述的故事。

  几年前,我这个大男人背着媳妇,往老家寄了一笔钱,却被媳妇发现了,这都是这个倒霉的信息时代惹的祸。媳妇的侦察能力的确过人,她是通过我与弟弟网络聊天找到了证据,为此媳妇与我理论一番。她还搬出托尔斯泰的一篇写鹰的文章与我对话,为什么那只在海岛上的老鹰要把前两只小鹰弃进大海,却拼命将第三只小鹰使劲送向彼岸?原因就是第三只小鹰说,它长大后要养好自己的儿子感动了老鹰。我怎么会不知道呢?不是说我媳妇不尊重我父母,而是我认为她没有老小兼顾。因为母亲在城里住不习惯,一心想回老家农村,而老家的房子已多年没人住过,日久天长,也损坏了不少,这仅靠父亲的退休工资来翻修是不行的。还有,人对物质的需求永无止境,真的要等到我们钱花不完的时候才去关心父母,那时他们早已作古了。

  说完别人的故事,又说了自己的故事,结果使我好不郁闷。但我深感欣慰的是,我们的社会已在全力关注老年人。全社会来关注老年人,掀起敬老、爱老之风是很有必要的。

  据说再过几十年,我国上海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白发城市"。据预测,到2040年,我国老年人总数将由目前60岁以上的1.32亿人口增加到3.97亿,超过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目前人口的总和。我国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国是否能够成为繁荣和稳定的国家。为了繁荣,为了稳定,我们在不断地努力。

我还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是美国科学家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老人在人类进化和文明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路透社近日报道,证据显示,大约在3万年前,许多人的寿命开始增加,从而使人口数量呈爆炸性增长。密歇根大学的拉切尔·卡斯帕里和加州大学的李桑河认为,寿命越长的群体越成功,也就会出现越多的寿星。研究进化的人类学家卡斯帕里说:"过去,科学家一直在研究究竟有哪些因素使得人类拥有了进化优势,这项研究对这个疑问提供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解释,现代人的平均寿命越长,他们越聪明。"如此说来,老年人就是社会的财富。以前我有过一些认识,但认识没这么深刻。我只知道我们都会老,只知道关注今天的老人就是关注我们的明天。不仅如此,我们都会老的认识,使我们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不断需求,以及我们明天的老年生活,还有社会的繁荣稳定。我们都会老,我们都应该关注老年人。

  愿更多的老人活得更加健康、快乐。愿他们老了,思想还永远年轻。作者[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