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专机助高考
据了解,7日零时,接到机场方面汇报的海航长安公司迅速做出决定:一方面请海航总部向国家民航总局申请包机航线;另一方面尽快安排承担飞行任务的机组。40分钟后,航线得到批复,飞机和机组乘务人员也各就各位。而当
点评:从冬日里拒载少女致残事件的冰冷,到盛夏中积极包机高考救急的火热,海航让我们看到了其在“拒载事件(详见本刊2006年第2期《品牌监测》)”里学到了应该学到的东西,也让我们了解了其真心为消费者扶危解难时会有多么高的效率。或许海航今天并不愿意再提“拒载事件”,甚至也并不认为那一定就是一个品牌错误,但无论如何,海航包机助考所表现出来的品牌责任感,都让我们钦佩于这个品牌的成长努力。
相关背景评论:
海航和截肢少女
作者:袁峻
海航和截肢少女的事情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网上也热闹得很。现在好像有一种倾向,只要是航空公司和乘客发生了争执,不管事实如何,骂航空肯定能得到支持。媒体也抓住了“同情弱者”的这种心态,出了纠纷,就偏听偏信乘客一方的陈述,便把“新闻”发了出来。而一些评论家,也不去深究纠纷真正的来龙去脉,便把航空公司痛贬一顿。以此来博得读者叫好。其实,如果仅仅是在舆论上对所谓的强势的航空公司不利也就罢了,谁让“顾客就是上帝”呢。但是,舆论不分青红皂白地支持乘客,肆意指责航空公司的后果,却是让有些乘客有点把握不住自己了。
如果说人们不了解民航的管理制度,所以从感情上无能接受这个制度的“冷酷”的话还情有可原。这是人心向善的表现。但是如下对海航的指责:“如果限于规定这个班次载不了受伤的少女,不代表海航不能调配来另一架飞机。”就只能显示其幼稚的思维。有这种想法的人可能真的以为安排一次飞行就像周末开车带着老婆孩子出去郊游一样简单。孰不知,红叶节的时候开车去香山看风景,还要事先申请通行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