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我国太阳能资源


 

 

按太阳能辐射量大小我国分为五类地区,决定了太阳能市场的开发和消费状况

 

我国幅员广大,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据估算,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约为50×1018kJ,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达335837kJcm2·a,中值为586kJcm2·a。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有: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雾雨多,在北纬30°~40°地区,太阳能的分布情况与一般的太阳能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长。

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一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330O小时,辐射量在670837×104kJcm2·a。相当于22528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这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与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的太阳能资源相当。特别是西藏,地势高,太阳光的透明度也好,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值达921kJcm2·a,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拉萨是世界著名的阳光城。二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辐射量在586670×104kJcm2·a,相当于20022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此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三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2003000小时,辐射量在502586×104kJcm2·a,相当于17020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等地。四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14002200小时,辐射量在419502×104kJcm2·a。相当于14017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福建、浙江和广东的一部分地区,春夏多阴雨,秋冬季太阳能资源还可以。五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约10001400小时,辐射量在335419x104kJcm2·a。相当于11514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以上所提及的一、二、三类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h,辐射总量高于586kJcm2·a,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或较丰富的地区,面积较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以上,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四、五类地区虽然太阳能资源条件较差,但仍有一定的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