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超女


  关于超女现象,我一直是麻木不仁的,这好像是我女儿辈们关心的事。最近又有湖南台新一轮的超女海选,人们又在关注超女现象。妻子跟我讨论超女现象,我胡侃了一通,似有道理。不揣简陋与大家分享。人们关注超女,羡慕与赞叹超女,无非是先前的超女们都成了明星。明星就意味着楼台馆舍、宝马香车、大款之类的。对于家庭,大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荣耀。超女们成就了光耀门庭的重任。这让期望买彩票中大奖的梦想父母们大有“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遗恨。另外,也有咒骂超女的。上至文化部门的官员下至嫉恨眼红的百姓,某些名导们甚至也枉加断言“XXX超女走不到2006年底”。我看超女并不在超女是谁,李宇春也好,周必畅也好。她们当然不能和赵薇、陈好和那英们相提并论的。超女的存在是有其意义的。其一,中国广大的消费市场促成了超女的诞生。中国有世界五分之一之多的人口,中国的消费市场如果按照人均计算占到世界的五分之一之多。如果对中国的市场进行细分的话,一定每一类市场都不会小于一个中等人口的国家。市场的多元化决定了中国文化消费的多元化。其二,民间之力促成了超女的诞生。在中国供给文化的产业实在太少。平民造星的“超女运动”是集民间之力创造民间大众文化,并不需要政府的财政拨款,指责大可不必。其三,在我看来,最有意义的是,超女其实不在超女本身。如果把选超女的过程和西方国家总统竞选相比较,程序上大同小异。她们有亲友团,服务团,竞选小组,拉票和广告宣传等。在我国政治民主还不充分完善的情况下,超女活动一定程度上能间接满足人们对民主的诉求。这是符合心理学的补偿规律的。例如,当一个人自己的愿望没有实现时,总是希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某一方面没有实现,一定会在另一方面加以弥补。可以说,选超的过程,就是教育民众体验民主的过程,体验市场竞争的过程。

     其四,选超可以让参选者体验市场竞争的残酷,接受更多的挫折教育。中国的花季少女们大都是公主待遇,没有竞争的体验,更没有多少挫折教育,选超的过程,失败者是多数,成功者是凤毛麟角。挫折教育可以激发更多的动力,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更多的动力。

    我看超女活动,就其对社会的价值而言,是有积极意义的。我衷心希望各级组织能象湖南电视台那样搭建更多的舞台与赛场,让有志之士上台比拼,让更多的骏马到疆场驰骋。伯乐相马的时代已经终结,市场经济呼唤赛马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