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本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观“邓小平与改革开放”记录片有感
整部影片所表述的核心是:应该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从而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邓小平理论的所有内容都围绕着这一主题而展开。可以认为,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关键,也将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产生重大的影响。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在改革开放27年的实践进程中,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理解却出现了两个主要偏差。
一、忽视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形成了以经济增长,特别是以GDP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生产力”是一个具有十分丰富内涵的概念,它不止强调了人对自然界的改造,更把人的发展、人与人关系的协调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只有深刻理解人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才能够保证生产力发展的先进性。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物质生产水平还比较低;此时,适当强调物质生产、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可以极大的提高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大的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600种主要物资的生产已经开始出现过剩情况,总体而言我国进入了消费社会时期。此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人与自然的矛盾,而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所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不应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而更应当强调以人为目的、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片面强调社会整体富裕,忽视了社会内部的结构性贫困,导致了城乡差距拉大、地区差距显著等社会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人民的全体富裕,这就需要以整体的眼光看待的进步与发展。但是,我国当前却出现了农民增收困难、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困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资金严重匮乏、地区差异日益拉大等诸多社会问题,对我国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应该始终代表全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必须走和谐发展的道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解决由两极分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解的偏差,阻碍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解决当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本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意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的相互协调;注意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调整的一致性。
在实践过程中运用邓小平理论,要注意实现两个结合:一、将邓小平理论学习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二、邓小平理论学习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切实做到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结合,与科学发展观相结合。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着重强调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强调一时一地的片面发展,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确立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协调社会内部关系,才能使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创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