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人
袁峻
拙作《鼓吹夏时制》在博客上登出后,有友人问:您认为20年前实行又废止的夏时制,其具体操作没有达到预想效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重新实行夏时制,除了较为合理的时区划分和立法手段确保推行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呢?我便写了如下的话。再次鼓吹夏时制。
应该说不是废止。当时的中央文件也是说“暂停”。但这一“暂”就是15年,有点长了。夏时制牵扯的社会各个方面因素很多,每个人如果都是站在自己的本位主义的立场上来看待夏时制,都会有不同反应。反对的叫声多了,拿主意的人耳朵根子就软了。夏时制没有法律上的保证,制度就因“人”而异了。人们都有一种惰性,不愿改变既有的生活状态。这是百姓中反对意见的主要根源。就政府各个部门自身的利益来说,比如铁路,它本身是24小时工作的,无所谓白天和黑夜,夏时制对他们来说只有麻烦,没有利益。所以,他们肯定也不支持夏时制。我认为,政府各部门在看待夏时制这个问题上,不能单纯地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所谓的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可能就是指这些“部门”利益没有达到吧。当然,还有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试想一下,20年前,我们家里有几间房,几盏灯?现在的情况是不是已经和当时的情况大不相同了。还有能源问题的重要性、电价的大幅提高、国民对环保认识的提高等都会导致社会对夏时制的重新认识。15年来,不仅仅是城市照明用电和家庭用电的增加,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来讲,随着这15年来我国农村用电的高速发展,农民们今天“息”的含义和15年前“息”的含义也已大大不同了,比如,农村照明用电的大幅提高,农村电视机普及率的大幅提高,都在改变着农民们“息”的方式。所以,我认为,夏时制的重新实施在我国将会“达到预想的效果”。此外,公众对夏时制的观念也在改变。我们借用邻国日本的一组调查统计数字。日本是西方国家中唯一没有实行夏时制的国家,但日本政府一直没有放弃实行夏时制的努力。2001年,日本环境厅、经济企划厅和通产省的一份全球环境与个人生活方式的调查表明,59.7%的受访者支持引入夏时制,20.1%反对,20.2%人说不知道。而在1990年的调查中,受访者的反应是35.2%赞成,30.5%反对,34.3%的人说不知道。由此可见,过去10年公众对利用夏时制节约能源的看法有了相当大的转变。1991年到现在又过了5年,我想这个数字肯定又会有所改变。
我认为,重新实行夏时制,除了分时区和立法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改变人们对夏时制的认识。不仅要改变百姓的观念,还要改变领导们对夏时制的偏见。观念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夏时制无从谈起。
围绕着夏时制,各行业,各部门都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应对方案,在这方面应该不存在什么障碍。现在要推动夏时制,最大的问题是社会对夏时制的理解。曾经实行的夏时制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误解,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正面宣传夏时制,让大家正确地理解夏时制。所以新闻媒体在这个问题上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要总是沉溺于对20年前实行夏时制时出现的一些问题的不着边际的声讨。而且,其中还有很多是误解。所以,我认为,夏时制能否在我国再次实行,新闻媒体对夏时制的正确宣传,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很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媒体对夏时制还处于“无为”的状态。他们宁可关注“超女”,关注王小丫是不是得了肾积水,也不愿理睬夏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