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
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股市自然还是焦点话题之一。除了资金云集、财大气粗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还承担了为金融改革寻求突破口的重任。股改,不仅牵动了股民的心,同时也牵动了众多代表和国家领导人的心。相比之下,依旧“迷你”的期货市场便有些“寒酸”了:关于期货市场的提案只有三个,清华大学蔡继明提出要上马白糖期货,康义等5委员建议恢复铅、锌期货交易,而唐人神集团董事长陶一山和期货业协会新任会长、大商所总裁朱玉辰同时提交了关于在大商所上市生猪期货的提案。而且,其引发的舆论关注也远远不够。
然而,关注股市的投资者或许没有注意,即便不论目前热门的铅、锌等资源类期货品种,就是白糖期货,也已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正因如此,其在广西等地的“准期货交易”才热络非凡,更不用说朱玉辰等期货元老级人物提出的生猪期货了。试问,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中谁能离得开香喷喷的猪肉呢?当然,这样的提问并不能择证明生猪期货上市的必然性。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期货”,一年中照样能把花4000亿元吃“现货”!
那么,在此时提出上马生猪期货到底是超前呢还是滞后,抑或是正当其时?活蹦乱跳、“春光灿烂”的老猪们能否成为“合格”的期货品种呢?对此,心存疑虑者并不在少数。
其实,说起生猪现货,其在我国的市场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老百姓凭直觉就能想象出来。但说到具体数字,一般人还真不知道。事实是,截至2004年底,我国生猪存栏4.82亿头,年生猪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猪肉是我国最大的肉类消费品。这就是说,撇开因宗教信仰的因素,在我国几乎每两个人便“养”着一头猪。而在全球范围内比较,我国的生猪产量更是大得惊人。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虽然有着世界上最完善的生猪期货交易体系,但其交易的潜能和我们却无法相比。就此而言,我们的生猪期货上马滞后了,就如同我们有着世界上完全垄断的“东方神果”——罗汉果,却从来没有形成一个像样的罗汉果生产加工产业链一样。其结果便是,罗汉果企业赔钱或赚小钱,而果农们也依然停留在“卖点柴米油盐费”的初级阶段。
同理,作为我国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生猪饲养是众多农户祖祖辈辈都在做的“日常工作”,但在定价权上,农民们却从来处于弱势。经常超低的价格以及频繁的价格波动让农民喂起猪来提心吊胆,有时“小户”不得已自己宰杀自己“饮痛”食用,而“大户”们便只能赔本赚吆喝。据相关机构调查,2005年底,河北许多地区生猪收购价跌到了每市斤2.5元,与2004年同期生猪价格5元相比,下跌了50%;四川资阳地区生猪价格在每市斤2.7左右,与2004年同期相比,每市斤低了1.2元。而为了应对这样的尴尬,农民养猪户除了含泪“割肉”,几乎没什么办法。因为国内缺乏相应的报价体系和预测体系,所以有些乡镇政府便不得不出台补贴政策,由财政掏钱扶持农户,而有个别文化偏高的养猪户,甚至想到了看芝加哥生猪期货报价!
因此,和天然橡胶、燃料油、大豆、玉米、棉花等已经上市的期货品种一样,我国对生猪期货市场的需求肯定是存在的。这是作为大宗商业在信息社会的必有的要求,也是我国广大农村潜在的现实需求。因为如果不能在价高时卖出生猪,不能在价低时买进仔猪,那么农户的养猪热情便难以为继。
就此而言,我国建设新农村的各项政策举措中理当有一项新的任务,即扶持养猪农户。而谁都知道,最好的扶持政策,不是给钱给物,而是给技术、给市场、给发展的空间。是的,现货市场需要政策来平抑价格波动,而期货市场的预测、套保、避险功能是广大养猪农户、生猪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企业都需要的,这也是一个成熟市场该有的体系。
我以为,在我国搞市场经济,目前首先需要关注的,便是农村市场的培养和完善。只有让农民逐步走出联产承包“自留地”的传统作业模式,而不是单单让农民成为民工,农民才能真正致富,农村才有真的希望。而我们目前的尴尬是,农村市场培育现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代表市场高级阶段的期货市场距离农民更加遥远。从这一点看,上马生猪期货又显得超前了!
其实,改革至今,我们的压力便在于我们不仅需要培养国内市场,而且还需要应对国际市场日益增强的压力。工业如此,金融业如此,农业也难成例外。我们需要“几手一起抓”。
本次“两会”上,朱玉辰代表提出上马生猪期货,也是“几手一起抓”的表现。因为当前能把农民积极性、企业利益和金融市场结合起来的,也便只有期货市场了。大豆、豆粕、玉米等期货品种的尝试让大商所积累了一些珍贵的经验,也让农民部分吃到了“订单农业”的甜头,因此,虽然稚嫩,期货却是培育农村市场经济、教育农民了解现代农业的真正开始。当然,这对培育我国期货市场也大有好处,毕竟,我们的期货品种还少得可怜,大宗商品的定价权还多在境外,而近年来中航油、国储铜风波的爆发,也表明我们在国际期货市场博弈的“本钱”还差得很远。更确切地说,相比于LME、CME,我们的期货市场还远没有成为一个包罗广泛、功能健全且拥有一个成熟投资队伍的超级市场。
然而,众所周知,我国境内白糖、棉花等批发市场早在其成为期货前,便已经有了游离于期货监管之外的“准期货”交易。也就是说,市场的潜在需求早已经很大,而市场建设和对口监管都已经落后了。那么,如今的生猪呢?4.82亿头的生猪能得到市场的善待么?生猪期货能否如愿升格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支农典范呢?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最后值得一提的一个细节是,据大商所有关人员透露,他们在湖南农村进行生猪期货调查时,一家当地养猪农户竟然在家门口燃起了鞭炮……
这说明什么?说明需求是有的,就看我们如何引导和整合这种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