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保险:数据大集中后的反思


[引言]作为第一家同时实现业务、财务数据集中和实时对接的传统保险公司,华泰通过数据大集中项目,为同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也为下一步IT建设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正文]

经过三年的持续努力,华泰财产保险公司终于在日前宣布圆满完成了“保险业务、财务数据大集中并实时对接”项目。通过该项目,华泰用大集中模式的PeopleSoft财务系统和财险业务系统代替了公司原先使用的分散式管理的财务系统和财险业务系统;新的财务、财险业务系统通过新增的收付费系统,实现了实时对接;使原先分散在17家分公司数据中心系统中的财务、业务数据,全部被移植到位于北京的全国数据中心的集中式系统中,一举实现了保险业务、财务数据大集中。

“这是华泰自成立以来,面临的最重大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华泰保险首席运营官张嘉麟充满自信地表示,财务、保险业务数据同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逻辑大集中,技术上的支持促使华泰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的转变。同时,提高了公司风险管理水平,为实现集约化、精细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中国传统的保险公司中,华泰是第一家同时实现业务、财务数据集中和实时对接的公司。从2003年启动该项目,到今天的实施成功,华泰得到了太多的经验和教训,也进行了全面的反思。

项目管理是关键

华泰选择了IBM、用友等6家项目合作开发商。华泰保险信息技术部IT总监全民介绍说:“华泰在选择合作伙伴上有自己的标准,我们一般要看在行业当中是不是处在前三名。比如IBMIT服务领域的地位,是全球领先的,用友在财务软件的开发上,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

据悉,自华泰保险公司成立伊始,IBM和华泰就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IBM并购普华永道咨询业务形成了IBM业务咨询服务部(BCS),成为全球性的专业服务机构。早在2003年,普华永道就对华泰信息技术工作提出了相关咨询,在华泰的国际战略投资者——美国ACE保险集团的建议下,华泰制定了《信息技术建设五年规划》。IBM在该项目中应用B/S方式并使用了JAVA和中间件技术以及DB2 数据库,同时参与了PeopleSoft财务系统的再次开发和实施。双方的合作似乎还不仅于此,已经从华泰产险扩大到了华泰寿险。IBM可以在保险核心系统建设方面为华泰保险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

由于涉及到的单位众多,项目的协调、沟通和管理,对华泰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在不同阶段的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能力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特别是项目进入到最后的上线实施期,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开展的情况下,圆满完成全辖内保险业务、财务数据大集中并实现对接,对于一个经营近10年的保险公司绝非易事。华泰经受住了考验,同时也锻炼出一支优秀的信息技术管理团队。

灾备问题随之而来

数据大集中集中的不仅是数据,风险也同样被集中。一旦中央数据库发生故障,整个公司的业务系统都将受到影响。在这一点上,全民有深刻的认识:“灾备系统跟集中是一对‘难兄难弟’,做了集中就要做灾备。实际上在做集中过程中,我们就有灾备规划了。灾备系统是一个从小到大的完善过程,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制定完善的标准。我们也希望得到监管方面更多的行业标准方面的指导”。

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及工商企业部总经理郑小聪也认为,中国的保险行市场正处于增长阶段,客户对信息化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改善业务模式、设计并推出新的产品,加强监管力度,实现数据灾份,乃至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制定发展战略,都是保险企业对信息化提出的要求。

中国保监会统计信息部副主任裴光表示,实现数据大集中,是保险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创新。改变原来数据分散式存放和管理的状态,有利于公司进行信息和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公司实现资产和负债的匹配管理,还有利于公司实现科学的结算分析。所以,保监会大力倡导和推进数据的集中式管理,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谈到2006年华泰IT建设的重点,全民表示,首先,要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IT平台;其次,是进一步完善集中化,包括业务培训、演练以及应急处理等;最后,是IT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