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评劳动部整改社保基金


据了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采取4项措施对社保基金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一是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实施,劳动部组织的工作小组,将对各地整改情况进行指导和督办,重点省份要现场督办;二是逐项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清理回收资金;三是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规范管理创造条件;四是举一反三,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此外,劳动部还将采取9项措施,从制度上加强和改进对社保基金的监管。

看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实要从制度上加强和改进社保基金监管。但是,这种“亡羊补牢”的整改,会平息社会大众的愤怒吗?会赢得社会大众的掌声吗?当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发现问题之后,社会大众尤其是众多国企下岗职工,在发现自己唯一“希冀”的社保基金,已经或者即将面临安全的考验之时,他们震惊了,也愤怒了。

社保基金的安全何在?社会大众的社会保障何在?制度缺失是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可能面临的问题,但为什么不在出现小问题的时候即时修补,而非得“亡羊之后再补牢”呢?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为什么总是以一种“侥幸“的心态应付社会大众呢?要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当年“非典事件”因为某些领导不即时上报,封锁消息,不封锁病源,但这能封锁SARS的蔓延吗?最终导致整个中国陷入前后长达2个月的恐慌之中!

再来看看社保基金,在审计发现问题之前,虽有人质疑过,但在“为人民服务”的光环之下,质疑又有何用?所以问题越积越多,炸弹越积越大,直到多达70亿元巨额社保基金因为管理不规范,涉及基金安全和完整问题,甚至有违法犯罪出现之后,政府出丑了,部门犯错了,媒体和人们都愤怒了。而这些违规的主体竟然是长期以“为人民服务”标榜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财政部门、地方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和税务等部门。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中国这种体制下,虽然我们不敢公然叫板政府部门的违规做法,但我们仍然拥有质疑社会制度缺失,并要求相关部门完善制度的权力。前不久,本人曾经在一篇《危机事件折射制度缺失》中指出,众多引起社会恐慌的危机事件,大多是因为制度不完善原因所导致的,像最近的“红心鸭蛋苏丹红事件”、“瘦肉精事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一些部门对市场的监管不严。

虽然,劳动部马上研究了四大举措,九项措施企图全面整改社保基金。但相信社会大众未必完全领这个情。一方面,在中国这个“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国情之下,“欲‘犯’之罪,何患无辞”,虽然制度监管再严,依然会有人走“旁门左道”,达到目的。所以,劳动部的整改措施仅仅还是“一家之言”,未必能在其他各部门贯彻实施,能否安全保障社会大众的社保基金,尚需要时间去考证。不过,在此我建议劳动部需要再做一场秀,一场与商鞅“南门立柱”一样精彩的“秀”,彻底打消社会大众的质疑,赢得社会大众得支持,推行“新措施”整改。

另一方面,这种“亡羊之后再补牢”的做法确实让社会大众“寒心”。虽然社会大众都通情晓理,但70亿的社保基金,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按照每人1万元计,这是70万人社会保障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这次“社保基金审计风波”已经让众多社会大众彻底愤怒了。在这时,社会大众不仅需要看到劳动部拿出紧急整改措施,而更希望看到这种措施对于社保基金整改后的效果,会不会再让他们担惊受怕!因此,本人建议劳动部不仅要在措施上加快“新政”,更要拿出实际行动,惩治一些“害群之马”的不法做法,并以最短的时间,让社会大众看到“新措施”的效果。

一粒鼠屎祸害一锅汤。虽然制度缺失,但是如果所有国家干部都秉公执法,也肯定不会有今天的“社保基金审计风波”。所以,亡羊补牢,如果能弥补社会大众受伤害的“心”,或许能亡羊补牢未必完;但如果补得不彻底,即使补了,仍然还会“亡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