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骂谁最保险?
范海辛
中国是向来不乏义愤之士的,因此各BBS网站总是骂声不绝、口水不断。这种骂帖看多了,不免产生一些想法——这年头骂谁最保险?骂人固然可泄一腔怒火、彰显骂者之高尚正义,但俗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骂人多少也是有风险的。那么,骂谁最保险呢?
骂国外的,当然保险系数较高。你骂美国日本,人家大使馆不会来找你算帐,国外法院也不会送传票的。那么国内呢?看来风险主要来自国内。
这年头,据说是知识精英、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三者已结成非神圣同盟,民间骂声自然指向这三类精英。但是老夫观察发现,无论是指名谩骂还是指桑骂槐的,都是知识精英挨得最多,经济精英(奸商)则随其后,挨骂最少的,当然是握有权柄的政治精英了。当然,失了权柄被撵下台的政治精英另当别论。
为何知识精英最易挨骂呢?道理很简单,这些书生无非是出卖良心投靠官府或傍大款,手中既无权力又无金钱可资报复。为官的固然难惹,就是奸商也不好惹。人家手中银子多,来白道可以打官司告你;来黑道叫黑社会来骚扰你。
所以,柿子拣软的捏,要骂就挑那臭老九开刀,这是既保险,又显得有学问的美事。
圣诞节前,有十个傻冒博士在网上呼吁抵制圣诞节,结果淹没于口水的汪洋大海中。我心想,如果这些博士说要欢渡圣诞,其结果也肯定如此。反正这年头,人人肚子里一包火,无论你十博士说什么,都会被骂个狗血喷头。
近日另有一则教授嫖娼的消息挺吸引眼球的。有道是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算新闻。如果嫖娼的是某个科级、处级官员,那根本不会上BBS网站。看来人们对官员
窃以为,民间舆论对知识精英的严苛、使之动辄得咎亦无不妥,谁叫你是精英的?但是相对于舆论环境对官员的宽松,就显得有些不公了。按理说,官员手握公器,举手投足均会影响生民,民间舆论更应对之严苛才对。然而由于官员的打击报复,使对官员的舆论监督成为中国风险最高之事。有记者因报道山西官员在农田灌溉上造假,就被投入大狱的。此举足令网上义愤之士闻风丧胆、噤若寒蝉。
再看上海的余秋雨和陈良宇。秋雨是知识精英,良宇是政治精英。网上批评秋雨已成时髦,所批评之事多属莫名其妙、鸡毛蒜皮。而对良宇,在他未倒台之前,那是没人敢碰的。尽管这位精英把上海的房价拱得奇高,令沪上百姓不堪重负,却无人敢出头问责。设若网上千夫怒指陈良宇,老陈出于良心,不得不对房价动脑筋,以息民怨。如果是这样,老陈就不会在出事后竟然无人站出来为他说句公道话了。如若更进一步,良宇享受的是如秋雨一样的严苛监督,恐怕也不会有马勒别墅办案大军了。
在一个公正的社会里,应使民众骂官为最保险。首先官员基本无隐私权(指高级官员或政务员)既要执掌公器,就应在民众面前跳“脱衣舞”;其次面对民众的批评责骂,法律不会以侮蔑诽谤来保护官员,官员只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做缩头乌龟。若想利用公权打击报复,那自有重罪伺候。只有如此,才能使陈良宇这等精英免入歧途。如果一个社会只有“臭老九”来充当替罪羊,终究是难称“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