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何以骂网友是冷血看客


                 人民网何以骂网友是冷血看客
      
                                                 
           
    一个小青年说:人民网照骂网友是“冷血看客”呢!

    另一个小青年说:不会吧?人民网是最早贯彻“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文明办网主要发起者和倡导者之一,怎么会骂网友?

    往往都认为不会的事,他就会!

    打开网页,在搜索栏里敲上“冷血看客”四个字,果真搜索出《特别策划:对县长灭门,何以有那么多冷血看客?》专栏。

    很显然 ,这是人民网社会频道,针对网友在网上的留言,出于大义正道,就县长灭门为什么 “缺乏悲悯”? 特别策划了一版题为:《对县长灭门,何以有那么多冷血看客?》的专栏,意在引导那些“缺乏悲悯”的人,来悲悯灭门县长。      
   
    然而,非常清楚,这版特别策划,不是回答为什么对县长灭门 “缺乏悲悯”?而是直接了当的开口骂网友是“冷血看客”,对“县长灭门”“没有悲悯”,“缺乏道德情怀”。

    这一骂,非但没有以批评镇住那些“缺乏悲悯”的人,反而惹火了那些“缺乏悲悯”的人,那些“缺乏悲悯”的人的跟帖语言更加犀利刺激。如果,把“冷血看客”的帖子删除,也就没有“悲悯”的帖子了。

    县长灭门,网上留言,不仅都是冷嘲热讽,悲悯的极少。而且还说了一些本不该说的县长灭门是活该,罪有应得,为民除害,等等,不好听的话,确有“缺乏悲悯”之感!那么,为什么人们应该悲悯却不悲悯?为什么有那么多所谓的“冷血看客”?

    侵占是矛盾的击发器,扣动侵占扳击就能创造奇迹;既能创造不该出现而能出现的奇迹;也能创造不该得到而能得到的奇迹;还能创造不该失去而失去的奇迹。

    “杀人练胆”,“灭门惨案”,是因侵占而引发的矛盾激化,是矛盾自行化解,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自行了断。这些矛盾本来应该在搞了20多年的文明建设,正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做思想政治工作来化解,避免走矛盾自行化解的路。但是,谁去做化解矛盾的工作呢?正因为没有人去化解矛盾,才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矛盾自行了断问题,教训就这么简单,这才是要讨论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当然,在网上留言,冷嘲热讽是不对的。更不应该说县长灭门是活该,罪有应得,为民除害,等等。但是,做为人民网社会频道在特别策划的《对县长灭门,何以有那么多冷血看客?》的专栏中骂网友是“冷血看客”,“缺乏悲悯”,“缺乏道德情怀”是很不文明的。用不文明的语言对待所谓的“冷血看客”,这是违背了人民网宗旨的,有伤人民网的大雅。

    记得,人民网是最早贯彻“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文明办网主要发起者和倡导者之一。人民网在留言版要求网友请注意: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人民网要求网友做到的,自己应该首先做到。要求网友不做的,自己应该首先不做。那么,人民网要求网友请注意的,人民网自己为什么就没有注意到呢?自己是文明办网主要发起者和倡导者,自己又在网上骂网友是“冷血看客”,“缺乏悲悯情怀”,“缺乏道德情怀”,这是不是也要对网友有个说法,解释清楚呢?

    人民网是人民的网,网友在人民网任何频道上留言,实际上都是人民网的朋友。网友涌跃在人民网上留言 ,说明人民群众看重人民网,是对人民网的支持。人民网的风格是民主的风格。人民网让网友在人民网上留言,是民主向人民纳言好地方。人民在自己的人民网上留言,也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公的地位,网友的留言应该受到尊重。         
                
    网友留言,是网站让网友留言,网友才留的言。让网友留言,这是网站给网友说话的权力。只要不违法,不违反互联网规定,网友可以自由发言,都是应该允许的,多听听人民群众的心声有什么不好呢? 做为网站,可以站在公正、公平、公道的立场上批评不良行为和现象。但是,这种批评应该是文明的,充分说理的,有利于和谐的。

    网站硬要求网友非要留什么言,不要留什么言。甚至要求网友留好听的言,赞美的言,歌颂的言,这还有什么意思呢?要是稍微有一点不同的言,或者是有刺激性的言,不好听的言,有些过分的言,马上就批评人家,甚至把人民群众留言说成是“冷血看客”, 说:许多人却失去了“恒重、恒温的悲悯和人道情怀”这是不对的。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请问这位特别策划《对县长灭门,何以有那么多冷血看客?》的专栏的网友,你对县长灭门又有多少悲悯呢?你应该把你的悲悯写出来共大家共同悲悯。不应该指责网友没有悲悯。 
  
    悲悯情怀是互相的。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有多少悲悯情怀,人民群众就会对领导干部有多少悲悯情怀。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没有悲悯情怀,硬要求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去悲悯情怀,是不可能的。

    不过,也好,通过特别策划《对县长灭门,何以有那么多冷血看客?》的专栏,也使大家看到了县长灭门,有那么多“冷血看客”和“缺乏悲悯”的人。不然的话,还不知道有那么多“冷血看客”,“缺乏悲悯”的人呢!

    看棋明白,下棋糊涂。这是形容人们在对待好多事物的看法上,总是看起来明白,做起来糊涂,往往是眼高手低。一件事,能琢磨透,能说明白,非常难!有些问题,当时看是对的,过后看是错的。有些问题,自己看是对的,别人看是错的。      

    人都想听好听的,没有一个想听不好听的,更不想听挨骂。但是,应该好好的想一想,为什么不愿说好听的、悲悯的话?就更应该想到,这到底是为什么了?     

   如果,一个领导干部要是艰苦朴素,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被灭门的,你不叫老百姓悲悯情怀,老百姓都会有悲悯情怀。

    如果,一个领导干部干对老百姓的疾苦没有悲悯情怀,处处特殊于群众之上,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工作不是先考虑群众利益,而是侵害群众利益,脱离群众,贪图享受,奢侈浪费,追求低级趣味,热衷于个人享乐,大吃大喝,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甚至中饱私囊。老百姓对这样的人怎么会有悲悯情怀呢?

    悲悯情怀是培养出来的,不是骂出的,骂人家去悲悯,他就悲悯了吗?从县长灭门没人悲悯这个侧面,应该想到:人民群众对有些领导干部坏作风不是一般的有意见,而是怀有怨恨。要消除怨恨,只有一个办法,加倍地与老百姓同甘共苦,加倍地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倍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