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收割庄稼时,农民同志往往要戴上眼罩,以防止稻粒、麦粒砸进眼睛。这不仅使我想起了前苏联芭蕾舞大师加林娜·乌兰诺娃说起的一段话。加林娜生前不重名利,有口皆碑。她曾说:“在汽车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圣彼德堡的马夫们为了让马在拉车时不受干扰,常常给马戴上眼罩。我这一生就是戴着这种“眼罩”走过来的,这使我的工作不受任何事情的干扰,使我能够一心想着自己的事业”。
乌兰诺娃显然给我们作出榜样。她所说的“眼罩”不正是我们现今党员干部的迫切需要的吗?有道是,贿随权及。当了官有了权,就会有鬼跟来。小权小贿赂,大权大贿赂,有权就要贿赂。如果为官者,耐不住寂寞,经不起诱惑,变易平常心,乱了步调,失却常态,将权力用来为自己谋利益,那么必然惑溺其间,最终坠入深渊,这绝非危言耸听。
人都是有欲望的,为官者也不例外。正当的嗜欲,合乎生理,合乎情理,无可厚非。过度的嗜欲则于世有害,于已有损。面对嗜欲,如何做到望而却步,退步抽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给自己戴上“眼罩”。这“眼罩”,乃是对“出舆入辇”、“洞房清宫”、“皓齿蛾眉”、“甘脆肥稼”等“财、色、权”视而不听、听而不闻是也。如此,则终可避“蹶瘘之机”、免“寒热之媒”,躲“伐性之斧”,除“腐肠之药”。
但并不是所有为官者都能拥有“眼罩”,都愿意戴上“眼罩”的。要拥有“眼罩”,必须有高远之志,浩然之气、淡泊之心。哲人说:“精神就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就是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就是高鸣常向月,善舞不迎人的鹤;就是不信东风唤不回的杜鹃,是精神能够创造贪夫廉,懦夫有立志的奇迹”。为官者有了这种精神去面对财、色、贪,就自然有了“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宝贵不能淫的“眼罩”。
戴上“眼罩”的为官者不再受外界的干扰,但不能因为戴上“眼罩”,从此却迷失了方向。明朝吕坤曾在《呻吟语》中指出:“灭我者,我也,人不自亡,谁能亡之?”是啊,如果我们能够葆有足够的自制力,如果能够强化自我约束意识,庶几接近自律的境界。一个故事对我们应有启发: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老道这样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我心有主”,意味着的就是一个人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为外物所没,不为名利所困,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戴上“眼罩”的为官者,必然能够点亮心烛,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