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需求,寻求发展
关键词:企业管理 需求与发展 沟通技巧
很多人都认为与别人交往是一件很难很累的事情,但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这应该从两个层面来说。
首先,人与人的交往应该是很容易的,因为人都有需求,人的需求都很简单,在很早的时候,马斯洛不是把人的需求划分成为五个层次吗?而一般看来,正因为有了需求才直接形成了市场、有了需求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每个人都有生存的基本需求,都需要养家糊口,这是基本的需求。其实绝大部分人的需求都是基本需求,是建立在吃饭、生存以及与人交往等层面上的。而一个企业如果要生存下来,就必须要考虑到其关联机构的生存问题。每个人每个机构都不可能脱离别人的存在而独自生存。最典型的是企业经营与有关部门的关系,比如税务部门每个月都要征缴的一定比例的税金,逃税偷税漏税都是违法犯罪,要受到追究的;工商部门每年年检的时候都需要给工商部门年审费用;企业在贷款的时候需要给银行的利息,在经营的时候需要给自己产品的供应链的上游和下游预留一定的利润空间,租用办公室的每个月都需要给自己所租用的房子的业主所付的房租与物业管理费,给供电与供水等部门付出的水电,经营的过程中给电信部门付的电话费,用车所需要付的养路费、加油费、过桥费、维修费等等。最基本的,也要考虑在自己企业(或机构)里面供职的人员的养家糊口的问题。
即使说到养家糊口的问题,也是不简单的。首先,每个人生活与消费的观点不同,其所谓的养家糊口的含义也是不同的。而每个人都会要求自己的收入在养家糊口基础上达到更高的水平,在租房子的人想买房子,买了一个房子的人想买第二处房子,住了居室的还盘算着住别墅;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的想要买自己的车子,买了自己的车子的想换一辆更高级的车子;自己和家人需要医疗与保险,需要接受更好的教育;需要更好的工作环境,在通讯工具上,“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已经是相对过时的需求了;在IT领域的需求也在“以奔腾的速度”来发展。即使仅仅在养家糊口层面上,人在需求方面都是没有任何边界的。
人的需求会综合地体现为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往往也会由个人的需求引发。每个人都是有懒惰的本性的,而社会尤其是家用电器等等的发展趋势正是符合人的这种本性。当然,任何一个企业(或机构)都不可能将自己的生存维系在一个客户(或关联机构)身上,而是需要划分出一定的比例。
据说,很多的大公司都有政府公关这样的部门与专职人员,给他们的业绩考核标准就是要在每个月“合理”地花出数以万计的公关费,这个数字肯定就不是普通平民百姓意义上养家糊口的概念了。而在这种意义上讲,会喝酒竟然成为求职的一种必须的技能了。
所有的事情归根结底都是在跟人打交道。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如果能够发现人的需求,尤其是观察到人的潜在需求并将其挖掘出来,则定会在市场开拓方面有势如破竹之感。
从另外一方面讲,人的需求也是相互矛盾的。
人的需求有的时候是自发的,是自己本来就有的欲望,有的则是外界加给他的负担。当那自身的欲望与外界的负担逐渐地形成压力,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求与负担越来越重的时候,当那本身就有的欲望与客观的负担越来越沉重而近乎无以复加的时候,就会激发其攻击性心理,即去占有属于别人的那部分,笔者曾经说过,人都向往安逸舒适的生活,在那样的生活中人民感觉到的是轻松与惬意,但时间长了就会有空虚与孤寂的感觉,而奔波劳碌的生活让人在感觉身心的疲惫的同时也会让人充实。
有生物学家指出,攻击对于个体和他的种类来说具有十分巨大的存在价值。同种动物进行争斗的目的无非是为了争夺自己的生存圈和生存资源,以前的胜利者总是要保住自己的胜利果实。
不管那争夺是出于本能还是迫于无奈,最终都会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的作用,有一种“鲶语效应”说的是当你把一种动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或让其长期地处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的时候,它很容易死掉,而如果你把它的天敌跟它放在一起,它就会由于有死亡的威胁而最终生存下来。因为为了生存它需要抗争、需要逃跑、需要躲避死亡,在抗争的过程中它也就增加了生机与活力,而存活下来的那些也会是优质品种。这种自然法则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那些在穷困环境中生存的人往往有更强的生命力,有更充沛的体力,更能够激发其身体内的潜能;而在“深闺”中生活的
无视别人的需求也许会得到一时小的买卖,但不会得到真正的生意。而不能让别人理解自己的需求也不会得到成功的生意机会。
当你在无限量地满足你自己的需求的同时,有没有想到别人理应有同样的需求?有些人是没有意识到别人的这方面需求,但是当别人提醒后,觉得别人的同样的需求是自然而然的;这种人是通情达理的人,另外有一些人原本就有这种意识,认为没有同样的需求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这种人就是天生的好战者了。
而每个人在需求的同时也是在创造价值,当这所创造出的价值与他所得到的回报相平衡的时候,就是社会稳定,社会与经济也就因此而得到发展;而一旦所得到的回报与所创造出的价值失去平衡过于明显的时候,就会引来新一轮的危机。这种危机由经济引发,最终对社会产生影响。
回到开始的那个问题,与别人交往在满足自己的需求的同时,也是在满足别人的需求。只要将双方的需求都满足了,才能够创造出真正的生意机会,这时候的生意将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买卖,而是生活的真正意义了。如果能够从对方的需求的角度出发,处处为别人着想,与别人交往就应该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了。因为这样双方才能够共同发展。换句话说,为了能够共同发展,我们必须要关注需求。
不仅要关注自己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别人的需求。
贾春宝(Bekings_Solomon)
MSN: [email protected]
E 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10-13269258122
2002年7月31日
后记:
又是一篇四年前的文字,忽然感觉对以前的文字更有感情,那也许是一片记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碎片,问题是你是否能够把闪过的记忆碎片及时归整并保存下来。
如果可以,你就会逐渐成熟并充实,而没有那么做,应该也犯不上有多么懊恼。因为你失去的是本来就不应该属于你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