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强麦再次拉升,引领农产品走高。11月16日,在玉米多空鏖战之时,强麦再度强势上涨,WS709开盘几分钟即被封至涨停,WS705也在开盘二十多分钟后涨停。这是很久以来强麦少见的走势,出乎市场多数人的意料。更让人意料不到的是,今日强麦开盘很快再次被拉至涨停位置,两天合计最大涨幅达8%,其中九月合约最大涨幅为120点,五月最大涨幅为110点。盘中回吐了部分涨幅,WS705收盘为1818元,WS709收1973元。
可能因为玉米集中资金较多,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目光,对小麦的拉生感觉突然。其实,本轮农产品的上涨无论是外盘还是国内期货市场,都是小麦率先走强。
先看外盘,由于天气的原因,世界主要麦产区北美和奥洲产量下降,导致全球小麦库存下降,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全球库存降至30年来最低水平。CBOT小麦自2005年12月走出底部以来已上涨近一年,期价由290美分/蒲士耳涨到06年10月的557美分,涨幅惊人,创十年来的新高。玉米启动稍晚,大豆则于今年十月才见到底部回升。农产品的不同步是因为它们的基本面不尽相同。小麦主要是库存下降,玉米则消费增长所致。
国内市场,今年我国小麦丰收,前期小麦的压力很大,06年7月以前在CBOT小麦处于上涨之时,国内小麦则处于下跌之中。受惠于国家对小麦保护价收购政策,小麦开始摆脱两年多的下降通道,价格逐步回升。
玉米经历深幅回调后,在9月份再度上涨。与玉米不同的是,小麦缺乏资金关注,这可能和投资者对郑交所不放心所致。从这两天的上涨来看,强麦市场还是原有资金所为,虽然交易量大幅度增加,但持仓基本没有变化,这样的情况不能不令人疑虑。最近,国内小麦现货价格大幅上涨,尤其以山东和江苏地区,目前山东部分地区中等小麦进厂价格最高达到1700元/吨,为近三年来的高位,这直接刺激了期货价格的上涨。今年山东,河北等小麦主产区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秋旱,小麦播种受到严重影响,农民出售小麦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加上国家托市收购政策的宏观调控使小麦的销售集中在中储粮,导致市面上销售的数量减少。虽然说目前国内麦产区大旱,可能影响明年的产量,天气有利于多头,但加工企业开工不足,再加国内的库存仍然很大,对价格上涨的压力不能不重视。
通过盘面观察,最近的行情,做市商起了主导作用,他们双向持仓有利于自己的操作,所以价格波动很大,在行情看似完美时就会回落,行情没有希望时又会出人意料的拉起,涨跌都很快,做反的散户往往反应不及。最近持仓没有变化,说明没有新资金介入,即便有也是投机散户居多,对市场没有什么影响,反倒是庄家挤压的对象。
个人认为,总体说农产品处于长期牛市之中,重要的是投资者如何把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