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奔马屁股上的青记——“拍马屁”典故新释


铜奔马屁股上的青记

——拍马屁典故新释

 

                          

  传说三国时期,有一次刘备应孙权之邀赴东吴议事。抵达后孙权大摆酒宴欢迎。酒

过三巡菜过五味,不料刘备--的一声放了一个响屁。在座的众宾客顿时哗然,数百

双眼睛注视着刘备,弄得他很尴尬。就在这时,站在一旁护驾的赵云赶忙解释说:--诸

位见谅,此乃云屁也。”“--在座的宾客不解,咦,这明明是刘备放的,赵云怎么说是

自己放的呢?后来大家一琢磨:”“哦,原来是赵云为了顾全刘备的面子,把这放屁的丑事

揽过来了。于是个个称赞赵云机智聪明。

刘备返蜀后,专门为赵云召开了表彰大会,大力夸奖赵云护驾有功,并给予重赏。在会上还特别强调,以后不管何人护驾,不但要保护刘备的人身安全,而且还要维护其面子。

时隔不久,孙权又请刘备过江议事,而赵云出外未归,咋办呢?刘备为了慎重起见,便带上

了关羽、张飞、黄忠、马超一同前往。五虎上将就去了四员,肯定是万无一失。刘备过江后,孙权照样又是大摆宴席接待,哪知刘备又在酒宴上放了个响屁。关老爷首先发话:--诸位见谅,此乃关屁也!张飞一听不对劲:关住了,放得出来吗?便赶忙又解释说:不对不对,此乃张屁也。”“哈哈哈哈--宴会上响起了笑声,老黄忠一看不对劲,急忙纠正道:嘿嘿嘿,不是的,此乃黄屁也。他的话又惹起一阵大笑。站在一旁的马超早就憋不住了,呼地一下跑到大厅中央高声叫道:此乃马屁也!逗得满堂文武捧腹大笑……

上面拍马屁来历的掌故,只是幽默的民间传说而已,中国历史上拍马屁典故真正的

来源是怎么回事呢?马的屁股蛋是神经最敏感的地方,一拍它就兴奋、就激动、就腾飞,骑

手们很早就掌握了这个规律。

武威城中心的文化广场上高高耸立着这座城市的标志,最上面是一匹临空腾飞的巨形铜奔马,它的屁股蛋上分别有两块圆形的青记,据说是因为1969年9月22日出土的原件上也有,故复制时仿效而成。

某一天,有两位放荡不羁的文人携手走进文化广场,信步遨游之机,其中一位外地来的文人眼尖,突然仰望发现了铜马屁股上的青记,于是虔诚的连连讨教,本地文人嘲笑道:你这人连中国妇孺皆知的拍马屁典故来历也不晓得吗?外地文人顿悟,连声称赞:2000年前的设计大师张江真伟大!铜奔马不愧是世界艺术品中的最高峰!’”

铜奔马的屁股上为什么有两块青记呢?有人猜测是外号“金马张”的南阳析侯、武威太守张江的艺术构思之一,也有人猜测是铜锈腐蚀速度有快慢之别,也有人猜测是铸造师高明的工艺所留下的唯一缺憾,更有人猜测奔马屁股蛋是铁非铜,这些猜测形成了一个个令人费解的谜团……

随着岁月的流逝,今日人们讽刺某君为了迎合上司,通称为拍马屁。座落于武威市文化广场北边的凉州区文化馆,旧址为马超府,游玩的人到该市的文化广场,一听这段历史的巧合就不由得会心发笑,都觉得很有纪念意义……       

 

                           (甘肃华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董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