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为何高调纪念长征


中共为何高调纪念长征
06年10月25日

■四川  周晓翔

 10月22日,北京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共新老领导人悉数出席。
  早在去年,中共高层就多次提及长征70周年,已为大规模纪念活动铺下基调。今年7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3次集体学习,也以“红军长征胜利的回顾和思考”为主题。
 这里透露出借以观察中国未来走向的某些信息。比较以往的纪念活动,可发现今年的规格与规模都是历年来少见。关注中国政局的人士均有此共识。
 观察家注意到,胡锦涛在本次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对“长征精神”的概括,明确而系统,也是以前少有。他认为“长征最宝贵的启示”是,“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中共大型纪念活动都在“逢五逢十”,除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还有建党85周年等,今年又逢“十一五”(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开局、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目标,都使得当年的政治脉动广受关注。
  70年前,红军冲破层层堵截,历时两年、跋涉二万五千里,最终会师陕北。70年后,执政的中共希望通过纪念长征,用历史昭示未来;并借助发扬“长征精神”,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民族复兴。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李东朗认为,长征中体现的实事求是、民主、团结等精神,仍具现实意义,依然是检验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标尺。
  鉴于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需要,强调团结和强化民族认同感是高调纪念长征的重要意图。
 强调团结是由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必定在重新分配社会利益时触动既得利益者。在此背景下,就需要那些既得利益团体或阶层的代言人能顾全大局。
 而基于同样的理由,也需要民众在“新长征”途中能够认同新时期着力打造的民族精神,而不是充满怀疑甚至敌视情绪。
  一向以温和低调为特色的胡温领导集体,如此高调纪念长征,除上述所列原因外,这也是一种必需的手段,它显示新一代领导集体已对今后的发展方向、途径、目标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里的进一步改革等重大问题有了较成熟的运筹,并在中共高层内部有了相当高度的统一。
 现在需要的是,与之适应的系统理论以及付之实践的具体措施。高调,既可在执行层面与民众认知上实现统一认识,也可为系统理论尽快被各方认可与接受提供氛围与条件。
  更重要的是,正如分析人士指出的,如果一切顺利,一年后,胡锦涛在今年中共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本次在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的讲话以及刚刚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的精髓,都将集中到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七大之修改后的新党章里,成为中共未来若干年执政的主要指导理论。
 显然,现在正启动的党、政乃至社会各方面的转型已在行动上为此作准备,其过程中必然要涉及一些关键的理论性和方向性问题。此时,新一代领导集体必然要适时、适度地高调。
 (作者系大陆政情观察人士,供职于成都某报社)

出处:http://www.chinapressusa.com/luntan/200610250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