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秋对联


每侄仲秋便生出对家对家乡父老乡亲的连绵眷恋与思念——。。。。在此刻诸多朋友也会送来温馨的祝福,心中总是暖融融的,特别是涉及古代文学对联的种种。。。。

  
  白露至,秋风凉,天高任鸟翔;
  落英舞,枯叶唱,烟雨白茫茫;
  迎风行,为活忙,莫忘添衣裳;
  睡莲醉,丹桂香,中秋送安康。
  
  西湖月正明,钱江波浪惊;
  唯我孤山行,觉胧桂花听;
  天涯共此时,百度兄弟情。
  
  祝你:
  业绩独秀
  视野秋白
  前景王明
  知识博古
  名声闻天
  雨露润之
  财富耀邦
  人气紫阳
  助人泽民
  买单锦涛
  
  这年头流行喝个碗茶,
  看个晚会,
  结个晚婚,
  娶个晚辈,
  道个晚安,
  今儿个中秋节,
  给您拜个晚年!
  
  人生忙忙碌碌,日子酸酸甜甜;
  缘分简简单单,感情真真切切;
  联系断断续续,惦记时时刻刻;
  祝福长长久久,生活甜甜美美!
  
  月圆人圆事事团圆,
  人顺心顺事事都顺。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大家熟悉的对联还有: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这三副对子皆写得清新可读。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
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结果无人对上。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1459—1529)父子的杰作。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地月缺”指人不团圆。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对曰:

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


东林寺也有一对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星。意境甚为辽阔高远。


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有一对联: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上海豫园得月楼联:“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杭州西湖水月亭联:“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象力。

嗟叹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