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资本论》课件”有关马克思价值论部分的批注
下载全文:http://www.pinggu.org/bbs/viewFile.asp?Boardid=4&ID=36614
节选:
马克思的价值论究竟要说明什么
广义地说,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包含两个基本部分,即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两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劳动价值论构成剩余价值论的基础,而剩余价值论则是对劳动价值论所揭示的资本与劳动对立关系的科学证明。狭义地说,马克思经济学说中的价值论即指劳动价值论,当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同于一般西方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地看,价值论在马克思全部经济学说中的地位和意义都是极为重要的。那么,马克思的价值论究竟揭示了什么,这是我们要在这重点讨论的。
第一节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实质在于把价值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历史关系,并把这种社会关系视为社会制度历史演进的结果
【许多人将马克思的“价值”意义解释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历史关系”这是不完全的,甚至是不对的。价值当然具有人与人的关系,具有人的社会与历史的关系。但这只是肤浅一面。因为这个关系是受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制约的。马克思强调唯物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他理应知道自然条件对人,对人的社会存在的最终决定作用。因此如果他的“价值”只包含着人与人的关系,那么他就必定是错误的,也是与他的唯物主义不相符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对人与人的关系形成决定作用的呢?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指人从自然那里所获得的物品的难易程度。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几乎所有物品,都是大自然直接与间接提供的,这种提供的丰富与稀缺程度,直接决定了人与人的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存在状态,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假如自然界不容许人类获得足够的粮食,那么人与人之间之间的矛盾必定是尖锐的,甚至是人吃人的。在这样的自然条件约束之下,没有太大的社会力量可以从根本上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中国经济建设在过去曾经吃了很大的亏,根本原因就是以掩耳盗铃的方式否定产品价值的存在,否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的基础与约束因素。以为只要改变社会制度,就可以实现美好愿望,就可以使社会变得美好完善。这种作为从根本上违反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必定会失败的。】
这是马克思价值论最为深刻之处,也是马克思之所以建立价值论的根本目的,即通过价值理论的分析,来揭示人类社会制度,揭示人们之间社会经济关系的运动和发展规律。马克思不是一般地讨论人与物的关系。那么,怎样说明价值是人们之间相互社会经济关系的体现?这便是马克思价值论的科学之处,以往的劳动价值论也并未排除把价值作为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如李嘉图等人,但并未真正地科学地说明它,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贡献,恰恰在于科学地论证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