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高歌猛进冲破110点大关


2006117,债市继续高奏凯歌,全面上涨。交易所国债在长期券的带领下放量上涨,上证所国债指数上涨0.07%,收盘创出110.06点新高,成交10.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67亿元。位居涨幅榜前列的是长期券,部分中短期券位居跌幅前列,上交所国债3228跌,有2只券全天无成交。上证企债指数收于120.97点,上涨0.2%,盘中创出120.99点的新高,成交0.3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0.1亿元,上交所企业债3324跌,有9只券全天无成交。


  银行间市场国债指数上涨0.986点,回购利率稳定并稍有下跌,短期融资券交投活跃,收益率继续下降。

  春节前影响债市运行的主要是信贷紧缩预期抬头、资金面宽松、季节性因素、市场分割偏好等因素。

  近期债券市场对宏观经济紧缩的预期有所抬头,具体表现以下方面:

²        固定资产投资导致产能集中释放,进而致使总供给扩大、居民收入增长以及总需求增长较为平缓,供需矛盾逐渐突出;

²        受钢铁、房地产等行业发展放缓影响,拉动GDP增长最关键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回落趋势明显,GDP继续高速增长遇阻;

²        供需打破平衡之后,产能过剩将直接导致CPI处于较低位置,据权威机构预测,2006年全年CPI可能为1.8%,个别月份可能低于1%。

 

在汇率制度改革以及融资格局改革的背景下,宽货币、紧信贷的金融格局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周二公开市场发行一年期央票700亿元,收益率为1.8537%,较上周下降5个基点,近期央行大量回笼货币的同时并未拉升利率,央票收益率还呈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与此同时,银行间回购利率保持稳定,资金面宽松依旧。

  春节前是债市的真空期,是往年总结与来年计划的过渡期,其中既没有大量金融、经济数据发布,也没有大规模的债券发行安排,春节前后有一系列政策出台,市场对政策的消化需要有一定的过程,市场比较适合机构建仓。

  由于存在市场分割,投资者对不同期限的偏好不同,短期品种受到国债发行余额管理以及货币市场利率波动预期的影响,波动较大,需求者以货币市场基金为主;而银行、保险等机构对中长期品种有着强烈的偏好,经济周期见顶和CPI走低的预期进一步支持了中长期品种的坚挺。在市场分割的影响下,债券收益率曲线呈现了扁平化的趋势,银行间国债期限结构甚至已经出现30年收益率与20年收益率倒挂的现象。

  【后市展望】

  在连续上涨之后,市场非理性因素开始呈现,元旦前后的行情对紧缩预期、资金宽松预期已有透支,众多机构在资金使用压力下被迫买入收益率较高但风险较大的长期品种,风险和收益并不对等,且春节后的货币政策有较大变数,资金面的变化值得警惕。

  春节前,在较为疯狂的市场气氛推动之下,各期限收益率仍有下降预期,收益率曲线前端保持稳定,中后端有进一步扁平化的空间,不排除收益率曲线出现倒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