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13
我父亲是一个标准的茶迷,每天天不亮,父亲就早早地起床,起来后的第一件事,自然也是他永远必须做的事:先烧开一壶热水,把他用过了多少年的紫砂壶里泡上一杯茶,就着一点小茶点,眯起眼睛,悠闲地品上一个小时左右,然后才去忙他的事情。
或许有其父必有其子,我受了他几十年的影响也爱喝茶,但因为我性急一些,自然没有他那么悠闲自在。以前喝茶快些,多为解渴,而现在呢,有两条原因,一是解渴,二是也想要那个悠闲的味儿,所以也就习惯了时不时地端着茶杯。
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我身上自然是茶为老大。至于我喝的茶,名茶喝过,象雁荡毛峰,武陵剑兰茶,福建乌龙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都喝过,但不敢常喝。可能茶在我身上的销量大些,自然不敢天天喝那些神山道雾滋润出来的上等茶了。所以经常喝的是我们当地出的茶。这茶色绿而味甘苦,很适合我的口味。
古人常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我现在体会得出这话儿确实不假。譬如有什么心烦意乱的事情,咳,先不管它了,饮杯茶慢慢想了,至于遇到了新朋故友,啊,那首先来杯茶,茶助人交心。若遇到有隔阂的朋友,有了茶,品着,然后什么事情都可以在茶香里化为乌有。茶能使人心静,晚上上网,看电视,读书,一杯茶在手,那更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了。
中国的茶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诗经》上就有》谁谓茶苦,其甘如饴”,“有女如□(上草头下余,意思为“茶”)的诗句,唐代陆羽《茶经》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茶经》成为中国最早的茶叶专著。西晋诗人张载的诗:“芳茶冠六清,溢味播酒区,人生苟安乐,兹士聊可娱”,被称为天下第一咏茶诗。三国时期的末代皇帝孙皓,据说积极倡导以茶代酒的方法,并渐形成为茶宴。
因此,自神农氏尝百草发现了茶叶开始,经过汉代吴理真蒙顶植茶,再到唐代陆羽煮茗高歌,茶叶不但成为中国古老的饮品,而且慢慢地被也形成了一套讲究,一个“品”字蕴藏着无数的诗情画意。我们可以想见,伴随着大漠秋风中的驼铃悠长、西南边陲地的茶马古道、还有茫茫大海上三宝太监的大国之航……,中国人发现的茶叶来到日本、来到阿拉伯、来到欧洲,来到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不但在日本形成了茶道,就连世界上很多民族语言里对茶叶的发音,也是来源于中国的语言。
清代文人梅尧臣曾写过一首诗,诗里有“汤嫩水清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长。” 的句子,极言茶铭之香。有人甚至把“品茶”归于“禅悟”之一类,在浓郁的茶香之外,或许还能体会出更多的人生哲理呢。 (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