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副食品价格放开


(我在20053月看到了维基在编撰以前年份的年鉴,其中包括大事记、名人逝世日、文艺作品问世等,我的回忆也算是一种呼应吧。)

我国曾经流行过这样一句话: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副食品价格的改革是放开农副产品价格,给城市居民每月8元的副食品补贴。直到现在的2005年,还有一部分居民享受半年48元补贴的待遇,有的居所和粮油关系地不一的享受人放弃了领取,因为如果打的去领取的车费也许要超过补贴费,而且还要搭上时间。2004年里报纸还披露过放弃领取补贴的人比例不小。这真是历史制造的幽默。当年对农民、特别是菜农而言,以后几年是相对来说的利好;对城市居民来说,涨价的心理压力开始了;对金融来说,加息的上升通道打开了。在此之前,最好的大米是171斤;蔬菜每斤的单价是以分计的。但是农民的黄金时期太短,他们前有“工农剪刀差”、后有“三农问题”。

多年以后,尽管取消了粮票和油票,但是粮油关系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直到1999年,女儿因为大学毕业而转粮油关系,我还按照地址找到了办理粮油关系档案管理的所在地,把学校发还的粮油关系证明存放进档案。“谁说得准,也许还有用呢”,唯一留守的工作人员对我说。在那个人人害怕下岗的时期,这位留守者还是幸运的。

物价就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在第一张牌倒了以后,后面的牌接着而倒。因为粮食和糖的涨价,以此作为原料的各种食品当然要跟着涨,这样的株连也如连锁反应,逐步扩大,当职工工资因为物价上涨而提高时,又反过来因为劳动力成本上涨形成物价的普遍涨价。当时上海流行这样一句话:一切都涨,只有废品回收的价格下降。在多米诺骨牌泻地的时候,有这块牌能够岿然不动。

在涨价的同时,还有住房困难、交通堵塞、电话打不通三大顽症。于是,上海人有了“搞不好了”的口头禅流行。对每个个体来说,住房困难、交通堵塞、电话打不通不过是牢骚,但是在工资变动需要中央发文决定的情况下,奖金是唯一可以考虑的利益因素。

在生活指数上升的情况下,企业的奖金开始显得重要起来。以前,奖金是作为提供超额劳动后的报酬;后来就成为不可或缺的;以后又演变成配合物价上升的伴侣了,成了只能上不能下的刚性指标了。对一线工人来说,有考核指标还比较好办,但是对非生产岗位来说,分配难度很大。那时,管理人员的收入水平相差是不大的,现在这样的企业工资差别在那时是绝对不可能通过的。在几年以后,国家还发文规定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只能在职工平均收入水平的3倍以内。(2005年初,国家国资委就企业经营者的收入水平问题又作出了规定。)那年我起草《二线科室奖金分配办法》以沪渔厂办(85)字第164号文件试行,我认为这个办法比现在的还好,我让每个人有三个系数,分别是固定系数、变动系数和调节系数。固定系数根据岗位;变动系数根据当月表现;调节系数用于厂部的全局调控。

如商鞅变法殃及自身的结果一样,张成强厂长对我也制订了奖励办法,我的动态和简报数量是对我考核的重要指标,想不到这个指标至今还起作用,连我发帖也有单纯数量观点。

女儿在学校里办起了“信息小报”,这是剪报式的壁报。她倒比我早进入信息世界,我为她无偿提供香港《文汇报》“奇趣栏”的图片而受到家庭内部口头通报表扬。

记忆中,这年电视机播放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克列尼娜》连续剧,引起我重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后来看美国人写的《战争风云》,是各有千秋。

1985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白天鹅宾馆开业;上海衡山集团设立。

1985年伤痕文学。复旦大学有个叫卢新华的学生写的小说《伤痕》一时作为一种文学的名称。

(时代录音)1985年的一首歌:《明天会更好》“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地转个不停。春风不解风情,吹动少年的心,让昨日脸上的泪痕,随记忆风干了。抬头寻找天空的翅膀,候鸟出现它的影迹,带来远处的饥荒,无情的战火,依然存在的消息。玉山白雪飘零,燃烧少年的心,使真情深化成音符,倾诉遥远的祝福。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