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战房地产投机 “殃及池鱼”楼盘销售趋缓


21世纪经济报道 文/司宇宁   目前,面对一涨再涨的楼市,杭州市政府已下决心从明年元旦起对炒作商品房期房转让的,增收期房转让契税,对于炒二手房者,恢复征收20%的个税,以调控炒房牟利行为。焦扬表示,考虑到上海的实际情况,提高二手房交易个人所得税方面,“上海应不同于杭州等城市”。   为抑制人为惜售、炒房和哄抬房价等行为,上海市政府正在抓紧实施商品住房交易的网上备案制度,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企业的销售行为,增强市场供求信息的透明度。   上海市政府对地产投机者投去了警惕的目光。   12月3日,上海市政府发言人焦扬首次向外界透露,在继续鼓励自住性住房消费的同时,上海将控制投资需求,进一步限制购房投机炒作。焦扬表示,为限制购房中的短期炒作,上海市房地局正在酝酿有关期房不得转让的政策。同时,对按政策购买的重大工程配套商品房也将实行封闭式运作,可能采取若干年内不得转让的措施。   12月4日,上海市市长韩正在“美国《商业周刊》第十二届亚洲领导人年会”开幕式上作主题发言时公开表示,上海将加大调控房价上涨过快趋势的力度。韩正的发言再次把上海官方整顿房地产市场的决心加以放大。   上海酝酿地产新政   “我们确实在酝酿有关限制期房转让的政策,但在没有正式推出之前,我们不便于向外界透露详情。”上海市房地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小心翼翼地告诉本报记者,“这些政策将会进一步推动上海市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上海市本地的一位自称“与上海市有关部门关系非常密切”的地产界人士私下向记者表示,焦扬正式宣布这条信息之前,上海市房地局曾秘密召开了一个由上海市社科院专家、本地地产巨头和一些大型中介公司高层参加的小范围内的碰头会,“为出台新政策征集各方面的想法和建议”。   上海市权威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上海房地产交易中,取得预售合同后在期房期间转让的商品房面积,占预售登记总面积的2.5%左右;新建商品房竣工后2年内转让的,占交易过户登记总量的8%左右。这些住宅相当部分直接进入了二手房市场。   上海市统计局的抽样调查则表明,目前,在上海投资性购房比例已达16.6%;单价7000元以上的房屋,投资性购房比例已占39%。而国际上公认的投资性购房警戒线为20%。   上海市社科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常务理事顾建发教授向本报记者分析,在上海有两类值得注意的炒房族。一类是炒“定单”,另一类是炒期房。在上海市现行政策中,前者是被严令禁止的,而对后者并没有什么限制性措施。   顾建发说,上海市统计局在统计“投资性购房比例”时,并没有把这两类炒房者纳入统计范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投资性购房比例要高于现有调查值。  “所以,很有必要出台相关政策来限制大量的炒期房行为。”而这时候政府对楼市干预可谓是适逢其时。   目前,面对一涨再涨的楼市,杭州市政府已下决心从明年元旦起对炒作商品房期房转让的,增收期房转让契税,对于炒二手房者,恢复征收20%的个税,以调控炒房牟利行为。焦扬表示,考虑到上海的实际情况,提高二手房交易个人所得税方面,“上海应不同于杭州等城市”。   但接近上海市政府的地产界人士分析,上海市肯定会效仿杭州对二手房买卖提高税费的比例。   上海市财税部门则明确表示,为抑制人为惜售、炒房和哄抬房价等行为,目前,上海市政府正在抓紧实施商品住房交易的网上备案制度,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企业的销售行为,增强市场供求信息的透明度。   期房开始放量抛售   来自温州的投资客李先生最近颇有些不安。前几天,当看到上海市将出台限制期房转让政策的消息后,他便把刚刚购得的一处期房在一家房产中介公司紧急挂牌出售。   李是“温州购房团”中的一员。他表示,他所在的购房团成员手中都持有一定量期房房源。   “一部分人已经赶快在中介公司挂牌,一部分人开始持房观望。”   上海美联物业住宅部一位高层分析,“期房禁转”政策如果出台,对一些自有资金不足但吃进期房较多的炒家,将造成严重的打击。他介绍说,最近他们公司接手的期房量也增加了一些,有些急于脱手的客户除了选择降低价格外,基本没有别的办法。而一些手中有多套期房的炒家,如果一旦不准其转让,而又没有资金偿还银行贷款,那就将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一些期房量较大的区域,已经开始出现抢在政策出台前抛售期房的现象。上海市史丹福公寓服务营运部负责人介绍,消息传出后,该公司期房挂牌放量比前期高出了40%。“次新房”已经占到该公司公寓房房源的60%以上,而期房房源比例接近50%之多。而据记者了解,一些新开发的住宅区域,个别房产中介门店的房源中,期房比例更是占据80%以上。   国内有名的房地产中介公司我爱我家房屋租赁置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称我爱我家)市场部经理孟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推出的一项二手房销售特色服务“限时速递”,已经停止了对期房的服务。   孟军介绍,“限时速递”是我爱我家对客户做出的承诺。该服务的内容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顾客委托给我爱我家的房屋成功销售(租赁),如果不能按时完成,我爱我家将赔付给顾客4000元。但在11月15号,我爱我家从上海市有关部门首先得知了上海市即将出台限制期房转让的消息,于是在11月21日,该公司向分布在上海市各处的55家门店发出通知,内容大致为:   因房地产交易中心即将停止办理“期房”过户业务,因此从即日开始,公司各门店停止接受期房挂牌。   上海市有名的中介公司上房置换同样接到上级通知已经停止了“期房”业务。同样在酝酿相关政策的中介公司还有“新澳房产”、“智恒房产”、“信义房产”等。   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则透露,这两天“办理期房转让手续的期房投资者一下子增加了很多”。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伟分析,该政策对短期投资者有部分打压的作用,目前一些中介公司期房挂牌量的放量正是这个现象的反映,而且投资者还担心接下来会有新的调控政策出台,因此导致投资者的投资观望。为此,孟军认为,期房上市爆发期应该在政策出台后到执行前这样一个缓冲期。   殃及池鱼退订比付款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海即将出台期房不得转让政策的消息已经影响了不少楼盘的销售。   据了解,闵行区某新楼盘开盘的时候,预订数量原本已超过实际套数,但到了正式签合同时,退订户竟然比付款的人还要多,令开发商措手不及。   中山公园附近一新楼开盘前,200余套房子有1000人预约认购,然而现在应正式签约付款,好不容易抢到房子的市民,却想尽办法拖延签约,开发商逼了几天,总共才有不到20户签了正式预购合同。   其实,在“期房禁转”消息传出之前,已经有少数开发商采取了相关措施,力图禁止炒楼者在其开发楼盘的期房阶段炒楼。一些开发商已经在预售合同上注明“预售阶段不能转让”的字样。   金地集团上海公司开发的一个楼盘在购买告知中规定:该楼盘从预订、签意向书到签预售合同,必须由购房者持本人身份证完成。   “签订预售合同以后再进行交易,就要到交易中心去办理手续了,也就是说进入了二手房的范畴了,我们开发商能做的就是制止在期房阶段的炒房行为。”金地集团南翔花园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邓耀东向外界表示,从上个月中旬该楼盘开始销售起,开发商就实行了买号实名制,认购、签订预售合同等等环节中不许更名的规定。   更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一些开发商早在杭州的新政策出台之前,就先行一步杜绝了炒楼行为。去年10月份开盘的浦东一楼盘自开盘日起就只针对自住客户销售,拒绝炒楼者加入。其负责人表示,这么做是不想自己开发的楼盘成为“空城”。